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观察:2008疯熊附体?

(2015-06-20 00:15:38)
标签:

股票

 

      与恐慌性暴跌走势相比,A股近日预测中各色调整的理由还是弱爆了。本周打新、期指交割、小长假效应、配资清理等各种看得到的利空,似乎发挥了共振的作用。但这些理由,除了清理配资难以知晓其水有多深之外,其他都属于可有可无的理由。不过,本周沪指跌去13.32%,已可与2008年疯熊市相比肩,A股的牛市还能否继续下去?不免令人疑惑起来。

      资深投资者一定坚信,牛市过程中的暴跌并不可怕,股谚云“千金难买牛回头”。笔者也持这一观点。不过,目前这种“杠杆牛”的市道,却超越了所有人在A股中的过往经验,笔者一直提醒大家要留意调整中的“度”,正是基于这一“新”事物的存在。一旦调整超出杠杆所能承受的范围,股市的雪崩将是谁也难以扭转的,即使A股的杠杆牛还处于初级阶段,宏观上应该仍处于可控的范畴。

       A股的牛熊转换,尽管可以找到千百条理由,但归根结底是“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在起关键作用。前者让牛市很快变成了疯牛,因为资金汹涌而来,很快泛滥成灾;后者也可以让熊市变成为疯熊,因为逃离股市的迫切使得踩踏事件要发生。尽管政策可以上下其手,但投资者在情绪化之下并不容易控制。历史上的政策顶底也并非一蹴而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沪指从高位回落跌掉10%以上,部分融资盘的爆仓应是意料中的事,目前能够寄望的,就是驰援资金能否入场顶住压力。不过场外资金与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是一样的道理,在市场基本面尚未有起色之前,A股投资价值并未因短期的暴跌而凸显。笔者觉得,市场一旦没有赚钱效应,场外资金就是再充裕也是枉然。因此,节后政策的博弈以及资金的博弈成为A股调整幅度和反弹力度的关键。

      就目前的市场情绪而言,暂时暴跌尚不足以扼杀A股这头牛,或许这一次只是给过度使用杠杆者的一记警钟,但A股今年以来上涨的时间和空间,将使得中级调整的展开成为较确定的事情。因此节后即使有反弹,也应该以减仓为第一要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