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中国中车说开去

(2015-06-10 08:34:33)
标签:

股票

  中国中车胜利归来,却并没有多少胜利者的英雄气概,第二个涨停就支撑不住。在复牌第二天,以振幅20%、成交金额497亿元,换手率7.1%的数据,不免让人们对流通市值高达6733亿元(收市计)、位列市场第7位的中国中车刮目相看。当天市场忽上忽下,给人以行情似已进入“强弩之末”的感觉,有几分是这个万众瞩目的个股所引发?值得思考一下。

  中车行情因合并事件收官而开始“没落”,对A股市场来说是一种司空见惯了的现象,笔者以前将之比喻为投资者的叶公好龙。公司题材只要没有完成,给市场留下的想象空间就尚未结束,行情可以不断围绕题材展开,即使已是狗尾,也可以续一续貂;但题材一旦兑现,严重透支了的股价,就要新债旧债一起清算:如果未来真的如预期那样,企业开始脱胎换骨,业绩开始有所爆发,那么高高在上的股价可以维持并继续走强;如果未来未能如预期那样,则市场将失去了想象空间,那么走上价格回归之路,就是可以预见的结局。

  中车其实并非个案,如今无数被炒到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各种“猪”,大部分最终的结局也不会有第二样。理性者对于市场的警惕,也正在这里。不过,市场先生除了有叶公的性子,还有猴子掰玉米的习性。“神车”刚刚完成“使命”,就有点像玉米棒子被猴子嫌弃,换上的是关于中国神华与中煤能源的合并的新玉米。而此前的电信运营商、高铁、两桶油、稀土等等,也都不时充当过尚未成熟的玉米。也许,暴富神话和炒作精神,确实能让人们脑洞大开,从而想象力活跃空前,至于其中究竟有多少属于YY所为,真的很难弄清楚。

  作为理性的投资者,面对市场现实,也许只能来个无招胜有招,即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幻,继续赚自己看得懂的钱好了。

  本栏昨日称“炒作风吹向估值洼地”,说的就是这种状况。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市场炒作到了最后的一种补涨动作,当然,这一角度不免有些悲观,暂时还是不提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