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段子说出行情现状

(2015-05-01 10:54:51)
标签:

股票

  行情牛势不改,关于股市的段子却越来越多。最近有段子说的是分析师和无知又缠人的股民的对话:分析师说别问我股市了,我们还有诗和远方,结果股民按拼音代码输入,买入石化油服(SHYF),几天后暴涨;分析师说别问我股市了,累得都得老年痴呆了,结果股民又按拼音代码找到辽宁成大(LNCD),买入不久又涨停……

  段子看起来很搞笑,但对应眼下的牛市,却“传神”极了。如果设一个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眼下市场的奖项,笔者觉得这段子完全可以夺冠。简单的段子可以看到现在A股的突出特征:一是分析师渐渐看不透市场的焦虑情绪和遭无知股民不断纠缠的无奈,跃然纸上。二是“无知者无畏”的激情股民,胡乱买进的股票,也可以随便赚钱。

  先说第一点,分析师从以前的“股评家”雅化而来,所掌握的理论主要是“西学”,各种分析手段基本都从已属于成熟市场的华尔街为代表的西方“拿来”。西方市场总结出来的许多方法,在离市场原理其实不近的A股里,不免常有溺水的感觉。这一次的牛市也不例外,有报道称,有机构从基本面出发,据说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已从海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撤资26亿美元,而期间的上证指数却上涨了21%,“操盘者”习惯于分析财务报表而不是猜测股民的投资情绪,是错过赚钱机会的主因。

  A股需不需要分析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毕竟投资者很需要具有说服力的分析,以为参考形成操作思路。但这几年分析师却常常沦为市场取笑的对象,媒体在总结一年机构们的预测成果时,发现市场基本上都与之背道而驰(其实关于市场预测,机构随时都有调整,不过大家习惯于对照其年初的预测)。而如今的“先锋派”分析师已经进化到或者用网络各种奇异词汇,或者像写诗一样写报告的地步,只力求让市场“亮出舌苔”却真的“空空荡荡”,分析师领域似乎正获得了“外延式扩张”而非“内生式”发展,离其本源越来越远……

  再说第二点,新股民眼下正以“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姿态,在股海里赚钱如探囊取物一般。而这种现象的持续存在,让资深股民不免要自惭形秽了。新股民源源不断涌来,原先还有点用处的分析方法也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了。因此,市场滑头也就只能凭经验,一方面观察监管层风向,一方面顺势而为,不测顶,不恐高(反恐),等待头部结构出现再做定夺。而这种方法,正是本栏所提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