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次牛市同与不同的感觉,可能要取决于每个人的观察角度。哲学角度可以搬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得出每次不可能相同的结论;科学角度则可以从各种数据,包括宏观数据和股市数据进行细致比对,来探讨市场格局的变化,也许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本栏既不哲学也不科学,只是作为一个资深股民根据以往经验和市场的细微变化,用通俗易懂、不一定很逻辑的方式谈一些“感觉”,尽量提供一些有自己特点的思路,有参考价值但不一定有“实用价值”,更不可能不用脑就可以用之赚到钱。本文依然由“感觉”出发,得出这次牛市其实与以往牛市没有多大区别的结论。
扯得远了,言归正传。上文已经谈到监管层在每次牛熊市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尽管每次给大家的感觉确实很不一样,但在股市制度没有多大改善的情况下,股市的牛熊更迭总在重复着差不多的故事:即以监管层对股市的需求加上投资者心态的变化来决定行情的走向。
比如这一次,不少人觉得有监管层的坚决呵护,因而市场将一路向上——有分析人士甚至提出了“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悲壮(也许有人会认为应该用“豪迈”)口号,这似乎很具煽动性却与分析师的客观理性背道而驰——其实,哪一次牛市的起步没有获得监管层的精心呵护?而最后行情的结局还不是一样地没有根本性的不同?在一些需要借助股市来解决的问题解决之后,或者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之后,会有那么一天,涌入场中的投资者,才会发现A股就是A股,“为国”云云,不过自慰而已。
当然,每次牛市异曲同工的现实,也是笔者之前撰文《知道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的根据。尽管眼下这一波牛市言顶尚早,但牛市的长短和市场的投资格局将有莫大的干系。只要这种全场概念化炒作、个股不管基本面情况均鸡犬升天的格局不改变,A股固有的牛短熊长特色,就将不会例外。所以,笔者觉得眼下这种不顾一切,闻风起浪的炒作,对A股行情的未来而言,其实是百害一利的。(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