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杂谈 |
牛市中满仓,那是最为幸福的事情,因为你只要坐等保证金“不用扬鞭自奋蹄”就可以了。本周上证指数一个劲地往上蹿,周涨幅高达9.5%,往前追溯,应该是5年前那波对2008年暴跌修正的反弹行情了。然而繁华和喧嚣背后,却掩盖不了大多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的事实,于是,“满仓踏空”一个古怪的词语,迅速在股民间蹿红。
看起来有点荒诞的这个词语,是可以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撑的。笔者统计本周A股全场涨跌状况,涨幅能达到9%以上的(算是跑赢大盘或与大盘同步),仅有可怜的280家。即使将那些收盘不是负数的算上,取得上涨的家数也仅有941家,与2500多家个股相比,只能以跌多涨少来概括。如此,只要你仓位没能及时置换到大盘指标股中,满仓的还都是上轮的热门股票——中小盘题材股,那么满仓踏空是注定的了。
猪飞起来了,牛飞起来了,大象也飞起来了。而且,体重越大,飞得越高,这就是眼下A股的真实写照,笔者能想起的一个词是“失重”。到本周四两桶油的联袂涨停,股市的失重状况已经有点令人发指。几个月前还在“以纤细为美”的时代,已经迅速被“以肥大为美”的时代完全代替。
这种状况从历史上看,近的是2012年底,远的是2007年见历史大顶之前,再向前则是2002年底到2003年初的那波行情。2012年底也是大象起舞的时段,不过那时属于“台阶式”上行,拉一下,横一横,歇一歇,稳扎稳打……那一个月指数涨幅高达14.6%,本栏将之与2002年底到2003年初那波“五朵金花”(也都是大盘指标股,但规模与今日相比实在相形见绌)掀起的行情相媲美,因为周期性股票在宏观经济没有走好迹象的时段不免独力难撑,即使再牛,也最终难以持久。2007年大象起舞掀起的是赶顶行情,是在当年5·30半夜鸡叫导致各种题材股分崩离析之时,主力资金及时转战大盘股。从历史图形上看,2007年6月之后,沪指从4000点起步再迭创历史高点的那一段2000点左右的路程,都是大盘指标股的功劳,也正是他们让指数迅速飞了起来并最终导致了杯具。
已有人将这两周行情拿来与2007年相比,笔者不敢苟同。从价量时空观察,A股牛市行情才刚刚确立,不会就此夭折,虽然短线确实积累了太多风险。至于成交量的惊人表现,其实与大象股现在的体重要数倍于前几次行情的有关。2014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年底行情的振荡需要投资者多留个心眼。目前追高已经不宜,但当大幅振荡出乎意料之时,也不用惊慌,那可能正是低吸机会。2014.12.05
前一篇:慢牛变成了蛮牛
后一篇:各种可能都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