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能上台阶预示行情继续深化

(2014-11-01 10:52:47)
标签:

股票

       对以资金推动型为主的A股市场来说,放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利好消息的发布更为重要。尽管放量也要放在价量时空中去考察,但成交低迷的市场,是没有行情的市场,这一点已是市场的共识。

       10月份经过最后几个交易日的“逼空”,没有收出“阴线”,最终实现了“金九银十”中的“银十”。这与笔者的预期相左(以为会收个“阴十”,充分蓄势之后再继续向上消化套牢盘和获利盘),一方面显示了市场的极强状态,另一方面也令稳健的投资者感到担忧,所谓“过刚则易折”。特别是量能持续放大之后,后续资金会否不济的问题又再度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这样一个阶段的放量,是否意味市场顶部很快就会到来?二是如此放量会否很快将多方力量消耗殆尽?

        第一个问题。今年开始,在沪市每天只有几百亿元成交的低迷状态下,笔者反复强调单日交易超千亿是后市行情走强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日成交量在7月23日终于跃上这一台阶,并在此后基本得以维持,而行情果然从此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活跃量”的门槛其实还应逐步提高。因此,在总市值因行情和融资再融资扩容而逐步攀升之后,成交量也应相应增加,沪市单日量在千五亿元以上,市场的整体活跃才比较有保障,否则,市场只能维持局部活跃的状态。

        这样一说,本周行情放量创新高,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属于“价升量增”的最优组合。这与顶部放量,根本不是一回事。从技术上看,2444点是沪指去年的最高点,要顺利通过这一障碍,一是要放量顶住套牢盘和获利盘的双重压力,否则即使短期能上去,也存在假突破的嫌疑。二是要启动指标股,才能撬动上证指数,而这些指标股,以往总以单打独斗的方式。要全面激活,量能也必须再上台阶。

          第二个问题。笔者在低迷市场中也不断强调的一句话是“A股缺的是信心,而不是资金”,只要A股赚钱效应出现并不断扩散,场外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进来,在其他投资工具都赶不上股市之后,挡都挡不住。A股行情属于资金推动型的原因正在于此。本周最后三天单日资金均在2000亿元以上,这是突破前高所需要的,而只要市场的赚钱效应没有消失,场外资金的继续赶来,仍值得期待。新基金的募集不是毫不费力甚至重现抽签现象了吗?

      量为价之先,在笔者看来,本周2000亿元将成交量抬上了新台阶且具有持续性,这是行情中继的表现,没必要担忧。不过,一旦成交突变式地上到三四千亿,则就要预防短线可能见顶的问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