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九银十”在许多市场失灵,但A股的“金九”还是演绎得十分显眼,不过“银十”看起来已经很难实现,甚至“银十”可能最终变成了“阴十”。
“阴十”倒也没什么,月线五连阳之后收根阴线,是属于“十利一害”的事情。笔者担忧的只是市场心态会否出现实质性的转化,在各种貌似不利因素不断叠加之下,市场由回档调整始,继而逐步转弱,最后以年度行情就此打上句号终。如此则A股行情,就真的如此前笔者所说的“在全球整体股市的牛市末期因需要补涨而走强”。虽然,在A股中,补涨股有时候会出人意料,在短短的时间段里,以连续涨停的方式睥睨着哼哧了几年、涨幅却很有限的绩优股。但是,就整个市场而言,A股以往与外围股市的关系——“跟跌不跟涨”的习性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估计让A股出现上述所说的出乎意料的补涨格局,是比较困难的。
以今年以来的市场格局分析,在去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牛气冲天之后,今年虽曾以大盘指标股为首的“蓝筹”接起了棒子(以优先股、混改、沪港通等为契机),只是如今回过头来看,这似乎是虚晃一枪。真正走牛的个股,与这些习惯上被称为蓝筹股关系似乎并不大。截至周五收市,总市值前十的大盘股除了有题材的中国石化和交通银行的年内涨幅领先于指数涨幅外(前者截至周五年内涨幅18.13%——以下同,后者涨17.19%),其他如中国石油(2.52%)、工商银行(5.78%)、中国平安(0.12%),均被大盘综指(沪指8.8%;深综指22.59%)甩在了后头;最直观的,则是各指数涨跌情况,沪深300指数年内涨幅为2.6%,深证成指-2.47%,创业板指数13.27%,中小板指8.65%。除了创业板继续领先外,其他指数都涨不赢综指。
这一方面说明市场处于普涨格局,另一方面则是大盘股仍不受市场待见,所谓的今年资金面充裕,如此看来是需要大打折扣的。如果后市大盘股仍没有动静,则在市场普涨之后,将很难再掀起多大的赚钱效应行情,如此则场外资金的入场,不免放缓节奏。
至于市场期盼中的牛市,如果剩下的两个月里,沪指无法逾越去年的高点2444点,则牛市之说,听起来不免有些滑稽。
2014.10.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