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以波段看“春季行情”
(2014-02-11 14:56:47)
标签:
股票 |
按照A股的规律,春节前股价指数往往处于全年相对低谷位置,春节后也往往有一波围绕年报和两会题材的寻宝游戏。其实若在信心较好的年份,光是“业绩浪”就足以出现不错的结构性机会,只是现在市场仍处于信心恢复阶段,上档不远处又有密集成交区的压力需要消化,因此行情能走到多高,是否真能出现一波像样的行情(上证指数涨幅达30%以上),还需要有一些前提条件。
首先是春节前影响市场信心的最大因素——新股发行节奏是否能真正改善。IPO重启按理说是好事,但元旦后那样的重启法则属于典型的中国式:由官方主导。至今我们仍不知道这究竟是所谓的“市场化”要求、还是监管层出于快速处理“遗留问题”的考虑。如果是前者,那么后市不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则行情依然堪忧。如果是后者,则诚如市场所预期的那样,解决了“遗留问题”之后,新股发行将会出现一个空档期,行情也就在这个狭小的时间段内,因新股发行压力的缓解而有所改善,但只要正常的新股发行再来,市场又将陷入以往的恶性循环之中。
对于新股成为阻碍股市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此前已经分析得够多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只要作为管理者的监管层痛下决心,调整其中的利益关系,立法加强对上市公司和中介等利益强势方的全面监管,改变市场的圈钱特性,让上市公司将募集到的钱实实在在地用于发展企业并能实实在在地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才有可能改变A股投资者闻新股发行而色变的可能。
其次,从市场本身而言,需要场外资金的回流具有持续性。日前据媒体报道,证监会主席肖钢有过关于理财产品分流股市资金的表述,如果真是这样想的,则股市的沉沦,可能还会继续下去。其间的因果关系,实是应该捋清。资金的逐利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特性。股市的长期低迷在于对投资者的一味忽视,一个永远是“一赔三”的赌局,谁愿意长久去做那个“一”?不从自身问题去解决,去怪理财产品收益率高、去怪房价上涨分流资金,是因果倒置了。道理简单得很,这是赚钱效应使然。如果股市也有持续的赚钱效应,理财产品能与之抗衡“抢钱”么?
当然,股市上涨,也并不代表这个市场就健康了。如果制度依然没什么改进,则行情最终也就是一波一波而已,涨得再高,最终也会回到原点。A股要走上正轨,道路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