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为价之先
(2013-09-10 16:49:13)
标签:
股票 |
近期炒作之风愈演愈烈。创业板经过10个月来的迭创新高,指数已经翻了一倍以上,个股涨幅也成绩斐然,最高涨幅者已在4倍以上,一两倍涨幅的则俯拾皆是。然而,这有个过程,创业板指自去年12月4日见底之后就一路独立于主板振荡上行,最后才蔚为大观,但也引起了包括本栏在内的关注者的不断提醒炒作风险。而近期的上海自贸区题材,却干脆省略了过程,在短短的两三周内,不少个股以直接连续涨停的方式实现接近两倍的涨幅。其凶悍的手法,有点匪夷所思。
“上海自贸区”的获批确实是个大利好,但区内上市公司难道因此就能在经营绩效上一飞冲天?这点根本经不起推敲,不过A股历来都是这样,只要信心来了,火力足了,哪管未来上市公司业绩是否真能一飞冲天,股价先飞上去再慢慢看嘛。
当然,炒风过盛须受诟病,但这种“疯狂”却对低迷的市场大有裨益。至少其“赚钱效应”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起了市场人气,因为这很契合A股投资者那种一贯以来追求的“一夜暴富”的胃口。对一个投机为主的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的好坏本就难以辨别,更何况上市公司再好也常常在分红上现出“铁公鸡”嘴脸,而在再融资上凸显“狮子”大口。所以价值投资名声虽然好听,也在短期的实效上不一定能与投机者看齐。
市场因此带动而扩散到了追寻各地的“自贸区”可能,炒作之风也就愈演愈烈,由点带面。而在半年线、年线之下蓄势一阵之后,突然启动低估的权重板块冲关,A股也就一下子热络起来。这样的策略运用,也符合以往一波较大级别行情展开的逻辑。这样一来,周一的大阳,就有了“顶天立地”的效果。
更让人侧目的是,沪市创出自2011年4月指数从3067点下跌以来的最大单日成交金额,这是好事,所谓“量为价之先”,这等于宣布上档压力基本被这种气魄所消化。但短期则不免有点用力过猛,除非去年12月那种逼空行情还能再度重演,否则短期内的回抽确认,当是后市行情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