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事后诸葛”式理由
(2013-02-21 14:20:02)
标签:
股票 |
是在上述狭窄的空间里(20日均线和通道下轨间)横盘振荡消化浮筹,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方式,还是形成抵抗下行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式对本轮行情来个像样的调整?目前尚难断定。
不过,市场二、八的跷跷板效应在这几天的调整中表现得算是淋漓尽致,指标股不给力,但盘中围绕“两会”的主题投资却预热得如火如荼。前段不少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如今却可能是没赚指数却反而赚了钱,因为盘中涨跌家数几乎不成比例,周三两市收市时几乎是普涨的格局,而大盘虽然收红,涨幅却非常有限。
本栏以前提到过IPO重开可能会时不时成为空方的一种有力武器,本周伴随指数的下跌,果然又有IPO可能在4月重启的传闻传出,其实这是一种利用市场不健康状态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借口。而目前市场不健康状态还真不少,包括股指期货问题、融资融券问题、再融资和解禁股问题、分红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问题在股市上涨时似乎就不成为问题,因为股市一上涨,大家讨论和关注得更多的是哪些板块哪些个股能在短期内让交易者利益最大化的问题,至于其他,实在没时间精力去考究。所有人都想把一波行情赚足了再说。可见,你注意或没有注意,问题就在那里,只是大家情随景移而已。
跌市中抛出大把利空吓坏交易者,与涨时挖空心思拎出重大利好以壮声威,道理与成王败寇是一样的。而这些其实都属于事后诸葛亮一类的分析方法,是这个市场的特产之一。本栏一直竭力规避其弊,但总也难以免俗。
所以笔者也就只能不时提醒大家多留一个心眼,别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其实,一波没有怎么调整过的上涨行情,在涨了一大段后,进行一次彻底的巩固整理,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而面对这种正常的调整,没必要拼命往“恐怖”的方向发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