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金融股继续孤身奋战,收市后在成交额排名榜上,前十位除了贵州茅台,其他清一色的是金融股,其中银行股占了5只,券商股占了3只,保险占了1只。民生银行以36.79亿元的成交排名第一,中信证券以34.1亿元列第二。市场热点如此集中,以及热点对指数如此高的影响力,使得行情欲下还上,上证指数再创反弹新高,并重新回到自1949点以来形成的上升通道内。
这缘于基本面的继续支持,管理层拓展境外资金投资A股的工作继续进行,这一站在台湾省。而媒体关于上半年IPO不审不发的报道,也减少了市场对未来政策不确定性的预期。虽然这个消息并未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不过,结合IPO财务大检查的程序,要在上半年匆匆忙忙放行IPO确实有点难度。美中不足的是推测终究无法代替现实,这个随时影响市场的最大隐患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不再作怪,但在大家都忘得差不多的时候,也许空方仍可借助传闻来兴风作浪。
当然,行情如火如荼之际,原来影响市场的许多因素也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可与究竟是“景随情移”还是“情随景移”具有异曲同工,属于“妙处难与君说”。就拿我们谈得最多的IPO为例,从证券历史上观察,市场也并不是不管任何时候都对IPO深恶痛绝的。在行情热络阶段,甚至还会出现“影子股”(同等行业以及受益的公司)的预热来回应IPO公司,最明显的就是创业板开板之前,“创业板概念”股曾风靡一时。如果IPO的是行业中的佼佼者,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其上市后引领同行业拓展上升空间的“振奋人心”的事情(同行上市,在市场一定的情况下意味着竞争加剧,本应属于利空;同行股价涨了上去,价值得以重估,却可以变成利好)。
股市是个擅长讲故事的地方,虽然美丽的故事不一定伴有美丽的结局,但市场的活跃是离不开诱人的故事的。身在其中的投资者,最紧要的是在听了迷人的故事之后,还保有一个清醒的头脑,需要弄清楚其背后的意义以便及时抽身逃离。本栏一直不厌其烦地提醒投资者,对待A股行情应抱的一种态度是:从制度层面上说,如果目前的状况最终没能得到有效的改变,本轮的反弹即使最终演变成史上另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也并不意味着A股的上市公司就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这只不过是在股价跌过头之后的另一次“投机盛宴”而已。
在这里,投机指的是一种一味想靠高抛低吸赚取资本利得“致富”的方法,目前投资A股主要就靠这种方法。银行股本来可以作为长期持股获得红利的首选板块,但在不断暴涨之后,也很快会从价值投资变成价值投机,短期内虽仍可顺势而为,但未来的不确定性却可能正在加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