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段论”其实属于“共识”
(2013-01-18 14:11:39)
标签:
杂谈 |
媒体报道郭树清周三在经济学人峰会上关于“在股市里搞波段操作,其实挣钱并不难”的观点,一下子就引起了市场的热议。周四证监会网站刊出了澄清,称“(该)演讲及答问均使用英语,由于理解和翻译的原因,一些报道的内容与原意有较大出入,个别说法甚至完全相反,希望有关媒体注意准确报道……”
不过网站的澄清过于“言简意赅”,而郭主席的演讲涉及众多内容。网站并没有刊出郭主席原汁原味的演讲,究竟是哪些报道内容与原意有较大出入,完全相反的个别说法又是哪些?我们依然无从知道。
回顾一下郭树清此前多次被市场认为是“越位”的“股评”,对于本次引发热议的“波段操作赚钱不难”的观点,笔者觉得媒体也许确实表达不准确,但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比如,郭主席上任不久,就说过一句“散户不适合这个股市”,当时即刻招致骂名。在全场亏损累累的情况下,这话无疑是在投资者的伤口上撒把盐,不招骂才怪。不过,情绪归情绪,股市从那时候开始还真就一路下跌,最后的情景大家已经有目共睹。马后炮地说,如果那时能平心静气听主席的话,也许就不用后来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了。
又比如,郭主席去年2月份关于蓝筹股具有“罕见投资价值”的论断,也很快就被市场口水所淹没。后来“蓝筹”股虽然一路下滑,但去年底的行情,却正是这些“蓝筹”股起到了关键作用。再马后炮地说,如果当时能平心静气地投资并守住这些“蓝筹”股,也就用不着在指数涨得如此疯狂的时候,还在盼着解套……
结合近段行情,郭主席的“波段论”被应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这早已是A股投资者的“共识”。股市本来就不是单靠自己的力量想涨就涨想跌就跌的,它依附于整个经济环境,还与本身发展的健康与否有关。而2013年的经济,不可能即刻“雨过天晴”;股市的痼疾,也不可能很快药到病除。所谓除旧布新,除旧本就不易,何况还要布新?
其实,郭树清上任之后,媒体就将其系列整肃市场的政策称为“郭氏新政”,虽然这些所谓“新政”所针对的问题和采取的方法一点也不新(本栏从一开始就持这种观点)。去年11月,郭主席表达过不赞成媒体使用“新政”的说法,认为“新政”一词不符合事实,但既已约定俗成,“新政”如今也就仍在高频率地使用中。这次关于“波段论”的澄清,也许仍将是澄而不清的一个案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