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公司尚缺乏生长土壤
(2012-12-19 09:35:52)
标签:
杂谈 |
从市场角度说,只有市场看不懂,行情才是真行情。一般来说,大家都能清楚地预测到明天行情走向的时段,是在行情趋势走到了接近末端的阶段,那时候市场的热络或者低迷程度,一定可以冠上非理性的修饰语的。但这个市场就是这样,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不断地在非理性的恐慌和非理性的繁荣之间来回拉锯,从而造就了投资大众之间财富的另一种“再分配”。
A股一直以来离股市本色很远,只是畸形地挖掘其筹资功能:或为国企解困,或为间接融资系统分压,或为企业转型服务,而对资源配置、投资等功能并不在意。这样一来,股市也就只是在投资大众之间的财富“再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由于交易双方还有各种税费,所以,在投资回报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投资股市也意味着是一种负和游戏。
这样的市场,长期而言投资大众是无利可图的。股市有个“一赢二平七亏”的现象,在A股中的“一赢”,主要赢的是“七亏”的钱,而不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股市确是可以与赌场划等号。所以,关于A股回报制度的完善,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上市公司的经营长期不能与投资者的期盼有所契合,那么相信投资者也将会渐渐地唾弃这个市场。
去年股市“新政”中就有一项针对分红制度,不过“强制分红政策”最终有点虎头蛇尾,未来能否建立一个适合A股的分红制度,只能拭目以待。其实,管理层既然大力提倡价值投资,首要工作应该就是营造一个蓝筹公司成长的环境,而不是“指定”哪些公司属于蓝筹股(沪深300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蓝筹,除了大,左看右看都不太像),而要营造这个环境,除了分红制度,还需有大量的制度要建立,比如烂公司的退市、违规上市或违规经营的严刑峻法伺候、对内幕交易者和市场操纵者的严打,说到底,就是要净化市场,让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尽快消失。
认识了A股目前的缺陷,我们才能理解这几年来为何大力调控的房地产市场没能止住房价上涨的趋势,而股市的“积极政策”也一直没能奏效的原因。确实,我们的实际情况与学院里的经济学课本相距实在太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栏不改对本次行情上涨“投机性质”的判断,因而眼下用技术分析工具可能会好于基本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