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沪两主要指数“扯平”之后

(2012-08-28 09:36:04)
标签:

股票

    很不想说这一句“又是黑色星期一”,但又没办法,每个星期几乎都要说一次。就目前看来,A股之黑,似乎谁也阻挡不住。不过,深圳成指快马加鞭之后(从8月10日市场再度转势下跌以来,沪综指下跌5.4%,深成指下跌10%),终于在本周一也与上证指数一样创出三年新低,那么,这两个重要指数“扯平”之后,反弹的曙光是否就会出现呢?

  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也是本栏一直只强调趋势力量的原因,当这个市场几乎失去了哪怕一丁点的有效性,轰轰烈烈的改革措施也基本失去了有效性,投资者几乎对所有消息都用悲观甚至绝望的态度去看待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悲绝”会令最需要信心来支撑的股市要跌到什么样的地步。虽然,价格都有偏离价值的时候,但要命的是A股的价值向来扑朔迷离,其偏离到何种程度,不是由数据、而是由市场里的人心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关于“钻石底”的偏执,“玫瑰底”的期望,“离底不远”的糊弄,成了这个市场另一道“景观”。本来,股市无专家,专家与你我的判断一样,都是一家之言,即使判断错了天也不至于要塌下来。问题是专家们错了之后的态度,是死撑到底直至市场方向改变以印证自己的“先知”身份,还是修正看法不再“误人子弟”?当然,从偏激的角度说,也许股市里的专家,是一些为盛名所累的家伙,所以,他们除了死顶硬扛,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其实,从历史上看,股市的“铁顶”、“钻石底”之类,并没有真正存在过,这一点大家打开股市K线图就可以一清二楚。笔者认为这些名词的出现,只是大家为了方便记忆,或琅琅上口,或产生震撼力。但这样的名词,即便叫得再响亮、听着再舒服,于实际并无多少裨益。

  至于“离底不远”之类的常用判断,更是极尽模棱两可之能事,“不远”是个很难量化的词语,要看究竟是放在什么样的语境之下。如果在当前的语境,指的应该就是最后一跌;在之前的许多时候,也许代指的是股市已经有了一定的价值,跌不到哪里去。然而事实却是,离底不远永远是个判断,底部在哪却无人最终负责。

  深强沪弱的格局,最终被演绎成“五十步笑百步”的现代版。在深指没有创年内新低之前,空方有所凭恃,但如今多方反击的机会就到来了吗?以笔者最近的观察,答案可能还是否定的,当人心脆弱至极的时候,这个困扰市场的因素过去了,还有另外的问题接踵而来,就像CPI数据、欧债危机之后,接着是经济衰退,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市场“悲绝”之下,自然就不会理性去看待每一件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