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跌出来的是“投机价值”

(2012-06-28 10:14:41)
标签:

股票

    跌起来势如破竹,反弹起来有如老牛拉破车,这是A股近段的真实写照。而昨日A股也果如本栏所言,对“利好”采取异常麻木的态度,烂市特征已昭然若揭。至于这种麻木是“在沉默中死亡”,还是在“沉默中爆发”,谁都心中无底。

  当然,问题还在于昨日所见到的所谓“利好”,不过是被市场嚼烂吐掉的养老金及住房公积金“入市”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提出来到现在,官员们嘴里一会“正在研究”、一会“取得进展”、一会“很快成行”、一会又“暂时搁置”……不一而足。实际上,A股市场同样的“利好”只能一,不能再,否则很快会失去“利好”的属性,甚至最终转向反面,成了“见光死”。即使是同样的“利空”,一而再再而三的情况下,威力虽比“利好”的重复效应杀伤力大得多,但也存在“递减”的规律。

  不过,这些未明朗的“利好”、“利空”的上述特性,经常或被管理层所利用,或被市场主力所利用。比如关于国际板、新三板、国债期货等消息,就常在市场刚刚有所走好的时候,就突然“死灰复燃”起来骚扰市场,股指往往应声下跌。管理层通过不断刺激市场,逐步钝化市场过敏的反应;而市场主力则可以借此规律,或为股指期货的空单取得巨大收益,或为搜集低位筹码效力。

  投资者虽然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痛”,但那是在市场有了较长时间的赚钱效应之后,否则就如眼下,投资者记住的永远是不断上当不断亏钱的伤痛。这种伤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情绪低落,因为后悔过(早知市场这个样子,就不应该买股票)了,无效;发誓过(如果可以解套,即刻卷铺盖走人)了,也无效。随着套子越来越深,最终投资者只能发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要不干脆离开市场,该干啥干啥去。这时候对于利好,市场就会表现得迟钝和麻木。这个时候,没有巨大的刺激就难以激起新的欲望。A股历来的习惯是,如果不救市,市场就不断地烂下去,直至新股发不出,再融资无法进行,接着券商出现全行业亏损,然后风险延伸至银行业……

  如果管理层总是采取这种画饼充饥式的“利好”来安抚眼下的市场,而目的却在于能开启更多更大型的“抽水机”来抽干市场仅有的那点“水源”,那么,笔者认为,以眼下市场的状况,只能让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地“诚信扫地”,也让A股继续在原来问题丛生的圈子里转悠。此前管理层所提倡的价值投资,也将变得越来越远。

  此话怎讲?市场价值虽然由于价格的不断下滑而越来越凸显,但依靠价格暴跌出现的“价值”,与真正的价值投资其实南辕北辙,因为真正的价值是需要上市公司创造出来的。笔者认为,靠股价下跌凸显的价值,那是投机价值,不是投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