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还是不懂,这是个问题
(2012-04-27 20:23:39)
在几日前证监会召开的闭门会议中,王亚伟延续4月初看空银行股论调,称银行股盈利已脱离实体经济支撑。郭树清打断了王亚伟的话说:“我认为你不太懂银行业。”这则传闻一时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至于是真是假,我们小散无从求证,只不过对“你不懂”这样的表达感觉意味深长。
这首先涉及到投资属于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这个问题自有股市以来就争论不休,至今谁也说服不了谁。懂,就一般道理上讲,在大多投资领域里对不确定性的控制肯定要比不懂的强。但在股市里可不一定,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市场时空里,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对房地产,几年前如果公司被房地产企业借壳了,股价不被炒翻天才怪,但如果现在被房企借壳了,估计就有可能被投资者弃之如敝履了。不过,这尚可以理解,毕竟世易时移,基本面有所改变。较难理解的是房地产股的行情,近期借助降准和政策松动的预期,以小房企破产为导火索,一举夺得行情转好的“先锋”官印。但实际上房地产所面临的政策面至今并没有多大改观,而且其最为艰难的日子应该还未到来,因为政府调控的决心并未动摇。如果你懂,甚至了解一些地产商的现状,估计短期内就不敢碰这个板块,即使其涨势如虹。而你不碰这个板块,等于丧失了本年度至今不可多得的一次投资机会。
其次是懂和不懂对于交易的实际意义的问题。笔者10几年前曾写过《不炒家乡股》的文章,觉得至今也并非没有现实意义。在A股投资,如果你了解得太过深太过透,连一点幻想都不存在的话,估计只能拂袖离场而去。对熟悉的上市公司(家乡股),即使你不吹毛求疵,也因太过了解,终至于不敢下手,反而不是很熟习的公司,因不了解而生出朦胧美,可以产生无边无际的幻想。当然,这一切主要在于A股的基石——上市公司至今在信息的透明化和诚实尽责经营等方面改观不大,投资者可以了解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实际的东西,因而有时候你自认为懂了,其实投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回到开头的传闻。对于银行股,郭树清是有资格对市场上即使最牛的投资者也说“你不懂”的。只不过这不懂指的是对于眼下银行业的运作和经营的细节方面,至于银行股的二级市场表现,可能这话可以由王亚伟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大家的判断不同是很正常的。从交易者的角度,银行股如今业绩成长令人惊喜,但其可持续性如何却不免令人担忧。就像号称是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石油,股票交易却异常冷清一样,也许交易者考虑的,不仅是分红不足以抵抗通胀的问题,还有一旦垄断局面被打破,被剪断了脐带的国企还能不能如此风光的问题。这虽属有些远虑,但这应该也属于另一种“懂”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