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证监会如何“倒垃圾”
(2012-04-25 16:38:17)
标签:
股票 |
昨日市场走得很妖,过山车的行情为近期所罕见,市场所能找到的理由,一个是外围的原因,国际主要股指暴跌导致人心不稳;一是自身的原因,创业板退市制度出现了连锁反应。可以说,前者关系到节前投机者持股还是持币的传统问题,后者则被认为将成为市场短期的阵痛。
虽然这有点夸大其词,但虚拟市场的心理变化有时候依据的就是"莫须有"的理由,更何况上述还言之凿凿?不过,笔者认为,外围不稳虽会影响A股短期走势,但并非最主要因素,特别是经过这几年来A股的"跟涨不跟跌"的拙劣表演之后,投资人对于A股自身的"不争气"已经深有体会。而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更坏的变化,因此要为如此忽上忽下的行情找个理由,除了市场面之外,也就只能拿退市制度说事了。
然而这个退市制度严格来说,并不严,虽然像主板那样"借壳还魂"之路基本被堵死,但还是给上市公司预留了一年时间,先暂停上市,再终止上市。所以要等到创业板真正退市公司出现,还应有4年的"漫长"岁月(其他情形出现直接退市的可能性很小)。
因而严格来说,目前投机者只是被这种新制度所震慑,实质性的影响还比较遥远,这也是"短期阵痛"说法的依据所在。只是市场把这种震慑再扩展到主板,人民日报发文"必须把垃圾公司赶出股市",就认为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是在为主板"铺路",因此,除了一些多年重组不成的ST股之外,主板的大量亏损股、绩差股一时也成了烫手的山芋,行情的大幅振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不过,人民日报的提法虽然听起来很有快感,但以目前而言也只能是个方向性的提法而已。笔者认为,在A股上市公司"一年绩优二年级差三年ST"的老路还在不断重复的情况下,"倒垃圾"固然重要,但发行上市制度那边把住产生垃圾的源头更重要。目前来看,退市制度的配套,还真远远不够。
还有,我们不时提到的严刑峻法也是个问题,上市公司搞到要退市,是客观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如何分清相关责任并将责任人绳之以法?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如果目前只是震慑二级市场的投机者,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好好地震慑那些从公司上市到持续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者?
前一篇:显著的投机价值
后一篇:香港造假上市悲催的是造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