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短期不利市场走势
(2012-04-23 17:07:51)
标签:
股票 |
本轮经济下行以来,创历史新高的存准率已经下降过两次,一次是去年12月5日,那次为央行3年来首次降准,最近一次是今年的2月24日。间隔两个多月。如今离今年的降准又过去了两个月,于是不少专家认为现在又到了降准的“时间窗口”。
除了时间上的预期之外,央行负责人的有关表示和市场资金紧张的表现也强化了这种预期。18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其表述是“综合考虑外汇占款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况,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虽然设置了不少“前提条件”,但接着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第四周实现净投放,而资金利率不跌反涨,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再现趋紧苗头。
各地开始不断出现小房企破产的消息,之前房地产板块借此以“否极泰来”的心态出现了躁动,降准的预期又让他们可以“再接再厉”地表现强势。在房地产板块稳住了指数下滑趋势之后,其他概念也逐步纷至沓来,“金改”概念就是其中最为火爆的一个。
当前的经济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转型的问题万众瞩目。但按发达国家的成长规律,一个社会由贫穷进入富裕相对容易,由富裕转入发达则非常艰难,成功率只有一成。对于经济如何转型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相当多的思路,只不过实施起来给人的感觉都是“没有进展”。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经营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等,还有关于启动内需、发展新兴产业之类。
“金改”是最近的时兴词。香港由富裕到发达,祭出的正是金融市场这一法宝。几十年来,其金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但香港体制与内地不同,虽然“金改”除了有解决当下民间金融乱象的可能之外,也可以是从富裕向发达迈进的手段之一。不过,一夜之间遍地开花的这种“金改”,却反而让人担忧金融新风险可能由此酿成。
回到降准的话题。笔者认为,虽有上述降准的理由,但毕竟通胀的压力依然未除,水价、电价也酝酿“顺势而为”,这使得降准的时机较难把握。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本周末真有降准消息出台,短期对市场也很难说得上利好。所以,投资者需要做好准备:不降,则超买的指标可能也会借机调整,除非有新的利好消息出台;即使降了,大盘也有可能冲高回落,毕竟本周因这一预期而涨了不少。20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