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希望发生的走势还是发生了!A股在外围牛市的情况下,连续无力反弹之后终于“崩溃”。周三,最受市场关注的大盘最后防线60日均线、沪指2300点整数关口均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击穿,整个市场涨跌家数比竟达罕见的3:100,A股市场一片惨绿色。罗杰斯刚刚否认媒体关于“我希望A股崩盘后借机买入
”的报道,没想到A股却真的就走出“崩盘”的架势来。
昨天本栏对A股“自作多情”地对世界范围内的“利空”都作出比发生地更剧烈的反应感到滑稽和可笑,同时对A股在作出反应之后又一直沉湎在“悲情”中的走势感到悲催和无奈。其实,在所有拿来做A股暴跌的千奇百怪的理由中,对市场能造成真正影响的,其实来自市场本身。
这个被许小年称为“不是一两项政策就能解决,也不是一个新领导的新思维就能解决……它的整个系统都出了问题”的市场,左看右看确实都不像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最市场的一个市场都不能做成真正的市场,市场经济之说确实也就令人无法苟同。
这样,恶性循环可能继续在这里演绎下去:没有市场经济作基础的上市公司,其成长壮大的预期将是无法让人放心的;无法令人放心的上市公司做基础的证券市场,当然也就无法让投资人放心长期持有;缺乏有恒心的投资人的证券市场,好企业要做大做强也就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而没有好企业的市场经济,离市场经济就有如天壤的距离。
这样的逻辑也许很不严谨,但事实上我们却在这样的怪圈里打转了多年,市场最需要的众多必要元素我们还在不断地丢掉:公平、诚信、法治、道德等等。世界500强是很多企业的光荣梦想,我国也确实有很多上市公司进入了500强的行列,但欣喜之余,我们敢相信这些企业真的是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努力打拼得到这样的高度的吗?
提倡价值投资,这本身是所有参与者特别是投资者一直以来的最高期盼。然而吃一堑长一智之后,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却离开了价值投资者的行列?这几年将价值投资奉为圭臬的基金公司,为什么也全行业在比拼输少当赢?而王亚伟的基金重仓股常常出现在被市场称为投机的股票当中,却因此能成就其赫赫有名的股市“一哥”?这是个浅显不过的道理。
当然,周三的暴跌并不代表A股就此“崩盘”,只是本已垂危的股市经过“新政”一番施救之后似有重现活力的可能。如今“新政”却似有半途而废的迹象,不仅养老金入市成空、退市制度难产、强制分红对投资者无用,而且被公认为百病丛生的“集富”式的新股发行仍变本加厉,而深交所开始提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创业板公司股票‘三高’现象”了,这就不免让人感觉“三把火”可能也属于高级忽悠之类,熄灭是迟早到来的事情。那么,没有光亮照耀后市,A股不知道会不会陷在黑暗中无法自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