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生越穷
(2011-09-21 22:43:30)
标签:
股票 |
其实,穷还算是好的,有一则调侃道出了另外一种可怕景象:中国股市产后大出血,家人拨打120,急救车呼啸而来,护士一下车便给中国股市臂上插针抽血。一袋又一袋。家人惊呼,你干什么?120说,融资呀。家人说,人都快死了,还抽血?!120说,死不死我不管,我只管抽血。家人问,你是120吗?护士说,是。中国股市归120血库管辖……
融资虽是股市的主要功能之一,但一直以来过分注重这一功能的A股,如今又走到了十字路口:是将这一功能发挥到极致,争取再夺取一项股市“吸血世界冠军”,与已经夺得的A股连年熊冠全球、A股股民穷冠全球相辉映?还是也考虑一下A股投资者的承受能力,让A股的投资功能也发挥哪怕一丁点的作用?
新股的问题,从其“三高”发行开始就已颇受市场诟病,这种貌似市场化的发行制度,暴露出的弊端已经被市场所共识,并在今年初新股纷纷跌破发行价时掀起高潮,但市场上文字和口头的大张挞伐,不仅没能起到丝毫作用,甚至有大言不惭者在新股破发的时候还跳出来邀功请赏,声称这是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成果”。如今,新股发行方式依然我行我素,再融资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种“市场化”继续坚定前行。
“市场化”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我们都没见过,所以作为一介股民也确实不甚了了,不过成熟市场的情况我们也略有耳闻。那就是,股权融资被认为确实是成本最高的融资方式,特别是当市场极度低迷时,二级市场的股价不高,股权跟着会贬值,这个时候用这种方式融资,成本更高,所以企业要融资一般会尽量避开股市低迷的时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指挥企业行动。我们则不然,不管牛市熊市,不管企业缺不缺钱,只要证监会没有关闭融资闸门,融资就会一直疯狂地进行下去。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不知道是否必须等到上一轮券商全行业亏损(自营业务巨亏、投行大量包销,最后资金链断裂)、金融风险迫在眉睫的现象再度出现的时候,A股问题的严重性才会被认识?
下周又将有6只新股隆重登场。虽然现在市场已是满目疮痍、人烟稀少,但只要是新股,就没有不隆重的。毕竟他们都是经过“浴血奋战”才挤过这条独木桥的,不让灿烂笑容和V字手势高调地亮它一段时间,如何对得起漫长IPO路上的艰辛付出?而只要证监会尚没有关闭闸门之意、甚至新三板和国际板还要紧锣密鼓地上马,那么,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大戏就将继续上演,普通投资者也就只能作为观众继续无奈地观看下去。201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