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行情”属良好愿望
(2011-09-09 18:51:20)
又是一根创出收盘新低的周阴K线。而5根日K线则组成一个喘定筑底的形态,连续暴跌之后,本周三虽有反弹,但给人“一日游”的感觉。观望,成了眼下多空双方的主流对策,在沪指2500点附近,双方似乎暂时得到了弱平衡。
不过从月线图上看,如果行情继续维持眼下的状况,则下降趋势仍没有多大的改变,中线依然属于温水煮青蛙式的行情。何时见底,永远是谜。
8月CPI本周五公布,为6.2%,同比环比都下降,符合市场预期。然而在市场信心羸弱不堪之下,大家似乎连一点欣喜之情都没有,反而更愿意相信这是个暂时的下降,9月或者10月可能还会继续走高。想想7月份CPI创出34个月新高公布的当天,行情却低开后坚定地向上(此前也有因美债危机而连续暴跌的走势),可见,对同一事件,在不同的情绪支配下,市场反应可以大相径庭。
虽然市场走势持续低迷,但本周市场关于“吃饭行情”的期盼却渐渐地“浮出水面”,并有迅速演变成潮流的趋势。虽然,我们可以从众口铄金角度去看,当众人皆信的时候,或许行情可能不期而至。不过,笔者仍觉得,这其实可能属于百无聊赖的自我安慰,或者说又是一种“良好愿望”。
当然,笔者并非断定“吃饭行情”不可能出现,而是认为这样的“愿望”没啥意义。实际上,在估值底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只要有个契机,行情上涨的空间远远大于下跌的空间确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契机之所以迟迟未见,主要在于国内外的基本面仍飘着一团团迷雾,市场面迟迟不见量能,影响了入市者的信心和决心。而一旦有资金坚决入场,那肯定不是“吃饭行情”这么简单;而成交量若不放大,即使有行情,也是振荡筑底行情,想“吃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说,从这几年的股市走势上看,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以及做空机制的不断完善。机构们是不是一定要在每个“会计年度”做一波具有规模的上涨行情才有饭吃?笔者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就基金公司而言,如果行业分化较为严重,那么绩差的基金公司可能会想些办法来补救,或许还存在掀起局部行情的可能;但如果全行业都不景气,而且是由于股市长期低迷和制度不完善所导致,那么即使基金公司会背着难堪的骂名,顶着极大的压力,但大家大巫见小巫,五十步跟一百步,也就“无所畏惧”了——这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抱团取暖”。真正受股市寒流所伤的,是掏钱的基民。
就眼下的走势而言,只要笔者不断强调的成交量持续放大“事件”没有发生,任何“良好愿望”都只能姑且听之、一笑了之,而不是忍不住诱惑冲进去“享受盛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