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古诗须准确——《语文学习》2022年第3期
(2022-04-18 10:55:42)
引用古诗须准确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胡礼湘
写作中,引用古诗为根据,确能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若引用不准出现差错,则会损害古诗原意,影响读者理解。下面请看笔者阅读杂志中亲眼所见的几个错例:
(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闻道哭,哭声直上干云宵……”这是杜甫的《兵车行》,诗歌一下子就将悲惨的场景推到世人面前。(《人在征途》,《杂文选刊》2020年第9期)
这里引用了杜甫《兵车行》中的几句诗。其中的“闻道”错了,应是“拦道”。“云宵”也错了,应是“云霄”(极高的天空)。“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意思是(爷娘妻子)拦在路上牵着行人的衣服顿脚哭,哭声直冲极高的天空。
(二)
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女儿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其时,连儿童也在树下学种瓜,可见当时西瓜种植之广。(《古诗词里品西瓜》,《课外语文》2021年第6期)
这里引用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中的“耕田”错了,应是“耘田”(除去田中的杂草)。“女儿”也错了,应是“儿女”。“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男人昼出耘田女人夜晚绩麻,村庄里的男人女人各执其事。
(三)
明代文学家徐渭有一首《风鸢图诗》曰:“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诗句把放风筝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所有的嘲笑都是无知的代表》,《演讲与口才(成人版)》2021年第22期)
这里引用了徐渭的《风鸢图诗》。其中的“回高低”错了,应是“迥高低”。“线长线短迥高低”,意思是放飞的风筝高高低低相差很远。“一伍骑夫弄笛儿”也错了,应是“一任骑牛弄笛儿”。“一任骑牛弄笛儿”,意思是任凭孩童骑牛弄笛。
综上可知,引用古诗必须准确,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不但会窜改原诗,还会为难读者,甚至误导读者,以讹传讹。
注:此文发表在《语文学习》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