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个和皇帝有关的常用文言词

(2010-11-27 18:52:10)
标签:

杂谈

十个和皇帝有关的常用文言词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胡礼湘

一、辟bì

“辟”字的义项很多,但其中有一个解为“君主”。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辟。”(皇王,指周武王;维,句中语气词;辟,君主)“复辟”一词最早就是“恢复帝位”之意。《张衡传》中的“连辟公府不就”的“辟”,就是“帝王征召并授予官职”的意思。

 二、策cè

“策”字有一个意思是“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如《木兰词》:“策勋十二转。”(朝廷或皇上记录功勋的书很多)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受策以出。”由这个意思又引申出了“帝王对臣下”。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策亮为丞相:授予诸葛亮丞相的职位。)

 三、宸chén

“宸”字其中有个意思是“帝王住的地方,宫殿”。如王勃的《九成宫颂》:“宸扉既辟。”(皇宫的大门已经打开)也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如“登宸”“宸旨”“宸舆”等等。《林黛玉进贾府》中“又有‘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就是“皇帝”的意思。(万几,万机,就是万事;宸翰,皇帝的墨迹、书法;宝,皇帝的玉玺)

 四、敕chì

“敕”字有个义项是“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如《宋书·谢弘微传》:“书皆是太祖手敕。”(手敕,亲手写的诏书)看《红楼梦》,你就会看到“敕造”等字样,就是“皇帝下令建造”之意。白居易的《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敕”就是“皇帝的命令、诏书”之意。

 五、觐jìn

“觐”字其一义项是“朝见帝王”。如《毂梁传·僖公五年》:“天子微,诸侯不享觐。”(微,衰弱;享,进献;觐,朝见帝王)《谭嗣同》“乃扶病入觐”中的“觐”就是“朝见皇帝”的意思。

 六、冕miǎn

“冕”字其一义项是特指“帝王的礼帽”。如《汉书·东方朔传》:“冕而前旒。”(旒liú,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从这个意思引申出了今天的“加冕”。

 七、禅shàn

“禅”字其一义项是指“古代帝王祭地的一种活动”。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封,古代帝王祭天礼;望,古代帝王祭山川的专名)“禅让”一词就是指“帝王让位给别人”之意。

 八、玺xǐ

“玺”字在秦以后就专指“皇帝的印”了。如《韩非子》:“夺之玺而免之令。”(夺去他皇帝授予的玉玺,免除他的县令之职)再如《汉书·霍光传》:“受玺以来二十七日。”(受玺,接受皇帝的印即做皇帝)通常所说的“玺书”就是指皇帝的诏书。

 九、御yù

“御”字在文言文里用得最多的一个义项就是指“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如“御驾”(皇帝所乘车辆)、“御旨”(皇帝的命令)、“御用”(皇帝所用之物)、“御前”(站在皇帝座位之前)、“御书”(皇帝的字迹)等等。

 十、诏zhào

“诏”字最早当然是指“皇帝的命令”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诏丞相罢官。”(于是宣达皇帝的命令罢免了丞相的官职)此外,还有“诏书”一词,指皇帝的命令。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话,在戏剧、电影、电视里是经常可听到的。《五人墓碑记》“且矫诏纷出”中的“诏”就是“皇帝的命令的意思。

 

                      注:此文发表在《语文报》(高一版)2010年第749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