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者”为何称“闾左”?

(2010-09-01 17:39:24)
标签:

杂谈

“贫者”为何称“闾左”?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胡礼湘

 

小灵通的话:

上海的李征同学来信说,《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对句中的“闾左”,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材的解释是:“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贫苦人民。”读了这个注解,我们不少人对“闾”、“闾左”的意思仍然不明白,小灵通,“闾”到底是什么呢?“闾左”为何能称代“贫者”呢?

下面,我们就请胡老师来解答这个问题。

胡老师的话:

《周礼·地官·大司徒》说:“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由此可知,在古时,“闾”还是个小单位,仅仅二十五户人家便是一“闾”。

在秦汉时,“闾”常常泛称乡里。《史记·李斯列传》说:“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后汉书·岑》也说:“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这两句里的“闾”都是指“乡里”的意思。

不可忽视的是,在秦汉时,“闾”中的居民是按一定的习俗而居住的,富强的人家住在闾的右边,也即西边,贫弱的人家住在闾的左边,也即东边。(古时面向南靠西的一边为右,靠东的一边为左)司马贞注释《史记》时说:“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这就阐明了“闾”中的居住习俗。正是因为“闾”中有这样的居住习俗,所以居住在闾右边的豪族大户便被称为“右族”、“右姓”或“豪右”,而居住在闾左边的贫苦农民便被称为“闾左”。

 

        注:此文发表在《语文报(初中版)》(山西师范大学主办)1998年第12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