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记 礼运第九(一)

(2014-02-19 22:20:33)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从前,孔子曾作为来宾参与蜡祭),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啃然而叹(祭毕,孔子出来到宫门外的高台上散步,不禁感慨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孔子的感叹,当是感叹鲁君的失礼)。言僵在侧,曰(言堰在一旁问道):“君子何叹(老师为什么叹气呢)?”孔子曰(孔子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大一之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三代杰出君主在位的时代),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我没有赶得上,而内心深怀向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一之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共的),选贤与能(大家推选有性心有才能的人为领导),讲信修睦(彼此之间讲究信誉,相处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独子其子(不只把自己的子女当作子女),使老有所终(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壮有所用(壮年人都有工作可做),幼有所长(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寡孤独和残废有病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照顾)。男有分,女有归(男子都有职业,女子都适时而嫁)。货恶其弃于地也(对于财物,人们只是不愿让它白白地扔在地上),不必藏于己(倒不一定非藏到自己家里不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对于气力,人们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不必为己(倒不一定是为了自己)。是故谋闭而不兴(所以勾心斗角的事没有市场),盗窃乱贼而不作(明抢暗偷作乱害人的现象绝迹)。故外户而不闭(所以,门户只须从外面带上而不须用门上锁)。是谓大同(这就叫大同)。

今大道既隐(如今,大一之道隐匿),天下为家(天下成为一家所有),各亲其亲(人们各自亲其双亲),各子其子(各自爱其子女),货力为己(财物生怕不归自己所有、气力唯恐不为自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诸侯的宝座,时兴父传于子,兄传于弟),城郭沟池以为固(内城外城加上护城河,这被当作防御设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把礼义作为根本大法,用来规范君臣关系),以笃父子,以睦兄弟(用来使父子关系亲密,用来使兄弟和睦),以和夫妇,以设制度(用来使夫妇和谐,用来设立制度),以立田里(用来确立田地和住宅),以贤勇知(用来表彰有勇有智的人),以功为己(用来把功劳写到自己的账本上)。故谋用是作(因此,勾心斗角的事就随之而生),而兵由此起(兵戎相见的事也因此而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佼佼者)。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这六位君子,没有一个不是把礼当作法宝),以著其义(用礼来表彰正义),以考其信(考察诚信),著有过(指明过错),刑仁讲让气示民有常(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如有不由此者(如有不按礼办事的),在执者去(当官的要被撤职),众以为殃(民众都把他看作祸害)。是谓小康(这就是小康)。

言堰复问曰(言僵又问道):如此乎礼之急也(礼果真就是这样的紧要吗)?孔子曰(孔子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礼,是先主用来遵循天的旨意),以治人之情(用来治理人间万象的),故失之者死(所以谁失掉了礼谁就会死亡),得之者生(谁得到了礼谁就能生存)。《诗》曰(《诗经》上说):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你看那老鼠还有个形体,做人怎能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遗死(如果做人而无礼,还不如早点死掉为好)!’是故夫礼,必本于天(因此,礼这个东西,一定是源出于天),淆于地(和于地),列于鬼神(分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贯彻于丧礼、祭礼、射礼、乡饮酒礼、冠礼、婚礼、觑礼、聘礼之中)。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所以圣人用礼来昭示天下,而天下国家才有可能步入正轨)。

言堰复问曰(言堰又问道):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老师把礼讲得这般要紧,可以讲得更详细点吗)?孔子曰(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我曾想研究一下夏代的礼),是故之祀(所以特地跑到祀国考察),而不足征也(但因年代久远,留下的文献太少),吾得《夏时》焉(只得到了一种叫《夏时》的书)。我欲观殷道(我又想研究一下殷代的礼),是故之宋(所以特地跑到宋国去考察),而不足征也(留下的文献也很少),吾得《坤乾》焉(只得到了一种叫《坤乾》的书)。《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我就根据这两种书谈谈吧)。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上古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其播黍裨豚,汗尊而杯饮(那时的人们尚未发明陶器,他们把谷物、小猪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焙烤,挖个小坑当酒杯,双手捧起来喝),赘俘而土鼓(用土拎成的鼓褪,垒个小土台子就当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在他们看来,用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来表达对于鬼神的敬意,好像也是可以的)。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某复(亲人某某你回来吧)!然后饭腥而直孰(招魂之后,就把生稻生米含在死者口中,到了送葬的时候,又用草叶包着熟食作为祭品送他上路)。故天望而地藏也(就这样向天上招魂,在地下埋葬),体魄则降(肉体入之子地),知气在上(灵魂升之于天),故死者北首(所以死人头皆朝北,北向是阴),生者南乡(活人都面向南,南方是阳)。皆从其初(现在实行的这些礼仪都是古代传下来的)。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在上古先王之时,没有宫室一类建筑),冬则居营窟(冬天就住在土垒的洞穴里),夏则居僧巢(夏天就住在棍棒搭成的巢案里);未有火化(那时候还不懂得熟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生吃草木之实和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喝鸟兽的血,连肉带毛的生吞);未有麻丝(那时候还不知道麻丝可以织布作衣),衣其羽皮(就披上鸟羽兽皮当衣服)。后圣有作(后来有圣人出世),然后修火之利(才懂得火的种种作用),范金(于是用模型铸造金属器皿),合土(和合泥土烧制砖瓦),以为台榭宫室精户(用来建造台榭宫室门窗);以炮,以播,以亨,以炙,以为醛酪(又用火来焙、来烧、来煮、来烤,酿造甜酒和醋浆)。治其麻丝(又利用丝麻),以为布帛(织成布帛),以养生送死(用来供养活人,料理死者),以事鬼神上帝(用来祭祀鬼神和上帝)。皆从其朔(凡此种种,也都是沿袭上古的作法,因为重视上古老祖宗的习见习闻)。故玄酒在室(所以在祭祀的时候,玄酒摆在室内),醛酸在户(醛和酸摆在门旁),染醒在堂(粱醒摆在堂上),澄酒在下公(澄酒摆在堂下),陈其牺牲(同时要陈列牺牲),备其鼎沮(备齐鼎姐),列其琴瑟管磐钟鼓(安排各种乐器),修其祝瑕(精心拟制飨神之辞和神佑之辞),以降上神与其先祖(用以迎接天神和祖宗的降临),以正君臣(通过祭祀中的种种礼仪,或表示规范君臣的关系),以笃父子(或表示加深父子的感情),以睦兄弟公(或表示和睦兄弟),以齐一下公(或表示上下均可得到神惠),夫妇有所(或表示夫妇各有自己应处的地位)。是谓承天之枯(这样的祭祀就叫承受上天的赐福)。作其祝号(拟定祝辞中的种种美称),玄酒以祭(设置玄酒以祭神),荐其血毛(先将牲的血毛献进),腥其俎,孰其肴(再将生肉载于俎上进献,再将半生不熟的排骨肉献上);与其越席,疏布以幂(主人主妇亲践蒲席,用粗布蒙上酒蹲);衣其澣帛(身穿祭服);献(献过酸酒,又献酸酒),荐其蟠炙(献过烤肉,又献烤肝)。君与夫人交献(国君与夫人向神交替进献),以嘉魂魄(使祖先的灵魂感到快慰),是谓合莫尽(这就叫子孙的精神和祖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相会)。然后退而合亨匆,体其犬永牛羊,实其策篡篷豆铡羹(祭祀进行到向今人献食时,就把方才献神的生肉、半生不熟的肉放在镬里合煮,直到煮熟,然后区别犬采牛羊的不同部位,放到该放的容器里,以招待来宾和自家兄弟)。祝以孝告(祝的祝辞要表达主人对神的孝敬之意),报以慈告(神的保佑之辞也充溢着对子孙的爱护之心),是谓大祥(这就叫大吉大利)。此礼之大成也(这就是礼的大致情况)。

孔子曰(孔子说):呜乎哀哉(真是可悲啊)!我观周道,幽、厉伤之(我考察周代的礼,发现经过幽、厉之乱,已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吾舍鲁何适矣(就目前来说,只有鲁国还差强人意)!鲁之郊谛(但是,鲁国举行的郊天谛祖),非礼也(也不合乎礼的规定),周公其衰矣(鲁是周公的封国,竟然也如此数典忘祖,说明周礼真是衰败了)!记之郊也,禹也(祀国国君郊天谛禹);宋之郊也,契也(宋国国君郊夭谛契)。是天子之事守也(因为他们是天子的嫡系后裔,所以才可以奉行郊啼)。故天子祭天地(所以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诸侯祭社樱(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国土内的社神与傻神)。

祝暇莫敢易其常古(祝辞和暇辞不敢改变其传统格式),是谓大假(这就叫大福大祥)。祝暇辞说(祝辞和报辞),藏于宗祝巫史(本当藏于宗庙,而今却藏于宗伯太祝和巫官史官之家),非礼也,是谓幽国(这是不合礼的,这说明其中有鬼,这就叫阴谋之国)。酸翠及尸君(酸翠是天子用以献尸的酒器,而今竟然一般诸侯也用),非礼也,是谓潜君(这不合礼,这叫作僧越之君)。冕弃兵革(冕弃是国君的礼服,兵器甲青是国君的武备),藏于私家(而今却藏于大夫之家),非礼也,是谓胁君(这不合礼,这就叫威胁国君)。大夫具官(大夫竟然也百官具备),祭器不假(祭器不用外借),声乐皆具(八音齐备),非礼也,是谓乱国(这不合礼,这叫混乱之国)。故仕于公日臣(在国君那里任职叫做臣),仕于家曰仆(在大夫家里任职叫做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臣仆如果遇到父母之丧,或者是刚结过婚),期不使(至少应该一年不派差使)。以衰裳入朝(在居丧期间带孝上班),与家仆杂居齐齿(或是仍和家仆杂居一起,没上没下),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也不合礼,这就叫做君臣共有国家)。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天子有土地可以封其子孙为诸侯),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家可以封其子孙为大夫),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地可以养活其子孙),是谓制度(这就叫制度)。故天子适诸侯(所以天子到诸侯之国去),必舍其祖庙(一定要下榻在诸侯的祖庙),而不以礼籍入(但如果住进时无视礼簿上所载诸侯国的忌讳),是谓天子坏法乱纪(那就叫做夫子违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诸侯如果不是由于探病吊丧而随便进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那就叫君臣互相戏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说,礼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最有力的工具),所以别嫌明微(有了它才好区别嫌疑,明察幽隐),槟鬼神(敬事鬼神),考制度(订立制度),别仁义(赏罚得当,总而言之),所以治政安君也(有了它才好治理国家,维护君权)。故政不正则君位危(所以,国政如果不以礼为准绳就会导致君权动摇),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君权动摇就会导致大臣背叛,小臣偷窃)。刑肃而俗弊(这时候尽管用严刑峻罚来挽救,但因风俗凋弊),则法无常(由此而引起法令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法令无常自然又引发礼仪乱套),礼无列则士不事也(礼仪乱套就让士人无法做事)。刑肃而俗弊(刑罚严峻加上风俗败坏),则民弗归也(老百姓就不会归心了)。是谓疵国(这就叫有疵病之国)。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所以,礼实在是国君借以安身立命的法宝)。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所以礼一定源出于天),散以降命(依据天道而颁降政令)。命降于社之谓毅地(有的礼是源出于地,依据地道而颁降社祭的政令),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有的礼是源出于鬼神列祖列宗、山川之神、五祀之神,因此而产生了体现仁义的宗庙之礼,祭祀提供建设资料的山川之祭,祭祀据以建立制度的五祀之祭)。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所以圣人是上参于天,下验于地),并于鬼神(又考察了鬼神),以治政也(以此来制订政令)。处其所存,礼之序也(圣王能处理好天地鬼神的存在次第,礼的次序也就有了);玩其所乐(能玩味天地鬼神的爱好所在),民之治也(民众的治理也就好办了)。故天生时而地生财(天生四时,地生财货),人,其父生而师教之(人,父母生他,老师教他),四者君以正用之(这四条,如果国君能够正确利用)。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就能够立于不出过错之地)。

故君者,所明也(所以,作为国君,应是人们效法的榜样),非明人者也(而不是效法他人的)。君者,所养也(应是人们乐于供养),非养人者也(而不是供养他人的)。君者,所事也(应是人们服侍的对象),非事人者也(而不是服侍他人的)。故君明人则有过(所以,如果国君效法他人就说明国君犯有过错),养人则不足(国君一身而供养全体国民肯定其力不足事人则失位(国君如果服侍他人就意味着丢掉了国君的宝座)。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所以,百姓都是效法国君以达到自我管理),养君以自安也(供养国君以达到自我安定),事君以自显也(服侍国君以达到抬高自己)。故礼达而分定(举国上下都明白了这个礼,上下名分确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就会人人都乐于为国牺牲而耻于苟且偷生,国君要重用有智、有勇、有仁的人,但要注意取其长而避其短)。故用人之知去其诈(对于有智的人要谨防其诈伪),用人之勇去其怒(对于有勇的人要避免其感情冲动),用人之仁去其贪(对于有仁的人要警惕其贪婪)。故国有患,君死社樱(国家有了外患,国君与国土共存亡),谓之义(这是理所当然的);大夫死宗庙(大夫为保卫国君宗庙而死,这是职责所在),谓之变(也是正当的)。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所以圣人能够使整个天下像是一个家庭),以中国为一人者(全体国民像是一个人),非意之也(并不是凭着主观臆想),必知其情(而是凭着了解人情),辟于其义(洞晓人义),明于其利(明白人利),达于其患(熟知人患),然后能为之(然后才能做到)。

 

编者按:本译文只是雏形,还没有最后定稿,只是抛砖引玉与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与兴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大家能踊跃参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