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影评:沉重的自由

(2011-02-24 19:02:15)
标签:

基耶斯洛夫斯基

蓝白红三部曲

自由

文化

分类: 黄昏剧院

《蓝》影评:沉重的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绝对是影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三部曲,不仅单独成为经典,而且还有如此高的互联性,完美无缺,宛如天成。三部曲,以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命名,并且以“自由、平等、博爱”三种精神为电影的主题,来构建一个尽善尽美的影像世界。探讨了法国的精神,在普通的市民中,是如何贯彻和承载的。以及失落的道德,怎样回到抚慰人心的正道上去。

《蓝》作为首部曲,在刚刚推出,就引起了轰动。不仅使得朱莉叶比诺什声名大噪,更一举捧下了当年的威尼斯金狮(那个时候还叫凯撒奖)。

电影从一场车祸开始,残酷的命运夺走了朱莉的丈夫和孩子,却单独留下了她。康复出院后,她沉浸到难以抑制的悲伤之中,不仅搬了家,也销毁了一切可能留下过去痕迹的东西。为了从思念中解脱出来,她和一直暗恋自己的丈夫的助手奥利维耶发生了关系,却依然难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伤痛。隐姓埋名的生活中,她结识了脱衣舞女郎,并且成为了朋友,并且被其独特的生活理念所感染。受托和奥利维耶一起完成丈夫生前没有完成的乐曲的过程中,她又无意发现了丈夫曾经并不是只有她一个女人,还有一个隐秘的情人,而这个情人现在还怀着丈夫的孩子。她终究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将房子送给了丈夫的情人,而自己再次与奥利维耶沉浸到性爱的欢娱中……

《蓝》影评:沉重的自由法国是欧洲最自由的国家,法国三种精神里,自由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何谓自由?谁都知道,真正的无拘无束并不自由,只会带来散漫、空虚和失序,最终变成混乱。怎样建立真正的从心所欲的自由,一直是哲学家探讨的话题,至少,为了自由所必须有的限制,是实现自由必不可少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就将这个命题进行了精细的分析,以一个个体寻找自由的过程,来做出自己的探讨。

对于看完整部电影的观众来说,电影最深刻的震撼,也许就是醒目的视觉颜色效果,黑暗的内在情感以及震撼的音乐演奏。导演几乎调动了可以调动的一切,来构建这部精致绝伦的影片,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考究到让人难以挑剔。

蓝色——“blue”,在英语里还有忧郁,压抑的意思,法语我不清楚,不过料想其实应该差不多。本身蓝色从视觉上来说,就是一个深邃而忧郁的颜色。基耶斯洛夫斯基“悲观主义”的焦虑,也是在这部电影体现最为充分的。

《蓝》影评:沉重的自由车祸带走了朱莉的一切美好生活,一瞬间世界就在她面前崩溃了,留下孤零零的她独自咀嚼着回忆的酸楚和痛苦。失去了一切的人,是自由的吗?正如开篇里所说。毫无羁绊的她,反而最先想到了死。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最终,自杀未果的情况下,她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自我的隔离。将过去的东西全部都销毁掉了,孤零零的搬到了陌生的环境里,只留下了那个蓝色的挂饰。她知道奥利维耶对自己的感情,但是,与他一夜之后,她发现新人并不能替代旧人,她依然深深怀念那个逝去的人。

电影通过了一系列方式来强化这种隔离感,黑沉沉的夜色,老鼠的叫声等等,还有就是那沉重而震撼的配乐。最重要的,是通过视觉上蓝色以及透明物的使用,制造出来的效果。

影片以蓝色为名,蓝色通过各种方式渗入了电影的各个角落。蓝色的天空、衣服、饰品、巨大的游泳池……车祸发生的时候,滤镜给出了一个蓝色而深邃的场景,沉重的音乐之后,悲剧就拉开了序幕;朱莉在逃避过去的时候,唯一却还是不忍毁掉那个蓝色的装饰物,带走了,作为对过去的留念;巨大的蓝色的泳池,是她彻底逃避记忆的场所,深深的孤独的潜入水底,用水将自己封闭起来,但是,巨大沉重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知道记忆一次次泄闸。

《蓝》影评:沉重的自由透明物,主要就是玻璃和水了。前面说过的泳池是一个。另外就是玻璃,电影很多场景都不是直接拍摄的,都是隔着玻璃来表现的。电影开始,镜头就充分反映了车窗玻璃上的光影的变化。在朱莉出车祸之后,自杀的时候,医生透过玻璃死死的盯着她,给了她很大的压力。朱莉去探望母亲,那块窗户上的玻璃以及电视机屏幕上的玻璃,如同无形的墙一样,隔绝了母女两的联系,这就像代沟一样,电视里的老人在玩刺激的体育运动,而玻璃后面的老人却早已痴呆了,她认不出自己的女儿,如同朱莉将自己封闭在游泳池里一样,母亲早已迷失在了电视机的屏幕里。玻璃变成了看不见的隔阂的具象,这些透明的实体物,都成了无形的山。所以,最终,朱莉在想通之后,与奥利维耶第二次发生关系的时候,又一次隔着玻璃,甚至贴着玻璃,这是隔绝的消失还是埋藏的不安呢?依然是深蓝色里,结局却并不是单方面的,依然是耐人寻味的。

《蓝》影评:沉重的自由对于丈夫和孩子的死,是朱莉的第一层打击。但是,马上知道了丈夫的情人之后,第二层打击更加猛烈而难以预期的发生了。如果死亡是肉体上的剥夺,她在心底依然存着那份爱,那么,这还是普普通通的故事,可是,当她最终知道,连心灵和灵魂她都得不到保证,之后,她的心彻底被抽空了。这是第二次打击,面对彻底被剥夺而获得的“自由”。第一次,她选择了沉沦,但是却逃避不能,记忆总是挥之不去,变成了痛苦的鬼魅缠绕着自己。第二次,她却在这种彻底的毁灭中抓住了真正自由的精髓,抓住了爱的真谛,获得了解脱,放下了包袱,原谅了那个情人,在宽容里获得了最终自由的爱。

为了加强说明,导演刻意安排了脱衣舞女这样一个人物。当朱莉问她为什么要从事这样一个(被人厌恶)职业时,她的回答十分简单,那就是“因为我喜欢”。虽然备受世人的鄙视和厌恶,但是女郎是自由的,虽然她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却依然难以面对自己的父亲。虽然轻描淡写,但是女郎的确实是自由的,并且为了这个自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以说,脱衣舞女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动了朱莉的思想变化。促使她最终的觉悟。

《蓝》影评:沉重的自由基耶斯洛夫继的电影,被称为“道德焦虑”派,通过这样一个个个体的事件,来展示社会的全貌。其中,将三部曲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的,就是那个推瓶子的老太太。此镜头堪称神来之笔。其余两部暂且不说,三部曲的主人公都遇到过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太太,艰难的要将空瓶子扔进垃圾桶,但是够不到。《蓝》中的朱莉,正直巨大的悲痛之中,所以,这个场景虽然和她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但是她基本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如果以老婆婆的视角来反思,朱莉只是周围无数人里面的一个,他们来来去去,或走或坐,居然没有一个人来帮助这个老人,何尝不是一个社会的冷漠与隔离。从大的来说,真正的自由还远远没有来到,因为,老太太还在艰难的将瓶子推进垃圾桶里,而老太太,只是千千万万弱者中的一个。《蓝》影评:沉重的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