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纪录片:来自真实的触摸

(2010-09-01 14:26:57)
标签:

伪纪录片

第九区

女巫布莱尔

鬼影实录

隔离区

科洛佛档案

分类: 光影随笔

伪纪录片:来自真实的触摸近几年,一种全新的电影方式开始慢慢流行起来,而且屡试不爽,几乎都斩获了无数赞誉与极高的票房。这就是伪纪录片。所谓伪纪录片,意思就是以类似于纪录片的方式来讲述电影故事,往往使用DV、普通摄像机等这样一些很常见的拍摄方式和媒介,来表现一些不真实的电影故事,以获取更加直观和贴近的真实感。这类电影一般都成本很低,但是因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给观众更强烈的真实感,所以,往往能够如黑马一样创造奇迹,几乎都不会出现赔本买卖,而且经常一本万利,利润是投入百倍以上也不奇怪。同时,其弱点也在于此,DV等拍摄媒介,确实很难获得很好的镜头表现,所以,伪纪录片的拍摄类型比较单一,表现方式比较单调,可变空间相对而言很小。

下面,就对几部影响比较大,也比较出名和精彩的伪纪录片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伪纪录片:来自真实的触摸《女巫布莱尔》:

这部电影是恐怖电影里非常有名的一部,但是,其投入仅仅100万美元,完全用DV拍摄,画面十分粗糙,镜头经常闪烁,演员也是很普通的三流人员。但是,谁也没想到这部电影的诞生,居然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一部默默无闻的小成本电影,如同一匹黑马一样飞出,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震动和追捧。

影片就是讲述了几个无聊的人去森林里找女巫的故事,从头至尾没有任何妖怪出现,只是一个十分摇晃的镜头里,经常出现各种怪异的石碓,仪式的树等女巫的标记,然后几个人在森林里的惊恐的尖叫与绝望,包括一个个人的莫名其妙的失踪。怎么看,这部电影都像一个完全的自己拍摄的真实事件,正是因为如此,那个没有出现的女巫惊吓了全世界许多的人。无数影迷来到影片拍摄的森林寻找那个躲藏的女巫和影片中人物遇害的地方,许多人真的相信有一个女巫居住在这里,风潮经久不息。

虽然怎么看这都是一部十分拙劣的作品,可正是因为这种“不专业”和“随便”,这种很通常的DV画质,使得这部电影看起来十分真实,就像真的一个当事人的记录一样,那种粗糙颤抖的画面和里面很随意生活化的对白以及穿着,一下子就把观众的大脑模糊了:这就是真的啊,里面的人不就是自己的孩子或者邻居么,那个树林和自己家周围的不是很像么,那个拍摄效果和自己家的DV不是一样的么……

在宣传上,这部电影也打着完全真实的旗号宣传的,说里面的大学生失踪后,美国政府搜遍了树林都没找到人,直到一年后几个学生在一个木屋里捡到一个背包,里面有这个拷贝的录像带,才知道这件事,而这部电影,就是他们捡到的录像带。持续多年的女巫热就这样烧起来了。

从此,伪纪录片开始渐渐活跃起来,并且之后的几部,确实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伪纪录片:来自真实的触摸《科洛佛档案:苜蓿之地》:

这部小成本的电影,作为一部科幻片,其微薄的资金投入本来很难取得多少震撼效果的,但是,恰恰相反,这也许可以成为一部科幻的经典之作。就是因为影片采用了DV的拍摄方式。相比起其他几部,这部还是花了不少钱在特效上,但是不需要那种高清的表现力,只需要一种普通画质,那么这个不真实的特效也会看起来十分真实。

一开始的酒宴和聚会,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变故,那个被击飞的自由女神的头砸在大街上的一幕,不知道震撼了多少人。比起斯皮尔伯格巨资打造的吃力不讨好的《世界之战》,这部电影在对外星怪物的表现力上确实更加震撼和真实,那种第一人称的代入感,让你觉得纽约真的被巨型外星怪兽袭击了一样。颤动的画面,街道上乱七八糟的人群,毁灭的冲击,国防部,军队,战役都是通过DV来表现,参与感极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确实是那种巨资打造的画面难以给予的。

伪纪录片:来自真实的触摸《灵动:鬼影实录》:

这个更加真实,比起《女巫布莱尔》,这个影片的选角更加具有普遍性,毕竟女巫这种东西对东方人的惊吓程度十分有限,但是鬼魂就不一样了。

一个普通的家庭,经常受到不明物体的骚扰,于是丈夫买了一架摄像机,昼夜不停的监视家里的动静。深夜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摄像机静静的记录了屋子里的每一个响动,确实,有怪事在发生。比如自己关闭的门,比如地上的出现脚印,比如被敲打的灯,移动的物品,闪现的黑影等等。其实许多人都会有这种害怕,就是独处的时候觉得房子里还有别的东西在陪着你,总是会怀疑那些不明的响动是不是鬼,总不记得屋子里的门睡觉前是开还是关,这部电影就是利用了这种心态,以一个摄像机来表现,你会觉得那个摄像机拍摄的就是你家的情况,自然而然就入戏了。

今年,马上本系列的第二集就要推出了。

伪纪录片:来自真实的触摸《死亡录像》和《隔离区》:

两部讲述的是一样的故事,前者是西班牙的,后者是美国翻拍的。

一个女记者随同救火队进行出勤的采访,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就是一次普通的采访,却突然遇到了变故。

报警的大楼里,黑漆漆的,出现了异常,一种不知名的类似狂犬病的病毒在这里传播,被感染的人都会变得极端暴力和攻击性,说白了就是变僵尸。当众人想要逃出去时,却发现外面已经被特警给封锁了,出去的就会被狙击手当场击毙。于是,记者,楼里的住户,消防队员,警察还有后面进来的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在这个被完全与外界隔离与切断联系的大楼里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历程。

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颤抖的手捧着摄像机摄下那些被感染的人一点点变异的过程,可以看见漆黑的楼道里时不时跑出来一个满身是血的僵尸,一切都太真实了,漆黑、朦胧、模糊、我们几乎看不清僵尸长什么样,不用像《生化危机》之类的那样化妆特效之类的弄很复杂,却也能造成更加真实的感官体验。想象昨天还跟你热情打招呼的邻居大妈,今天黑漆漆静悄悄的站在楼道里,随时准备扑过来,就让人渗得慌。

也许,这种事情有一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住的楼里呢?

伪纪录片:来自真实的触摸《第九区》:

这部电影本来想单独写一篇,看来还是就放在这里好了。

这部电影刚刚开始谁都不看好,谁知道它却就这样默默无闻的在世界各地的电影奖那里拿了一堆奖杯,获得无数好评,取得卓越的票房,更最终成了当年最大的一匹黑马杀入了奥斯卡的角逐。

故事就是一个科幻版的种族歧视的讽刺片。一些来到地球的外星人被地球人关在了南非一个狭小的地区里,他们巨大的飞船则悬浮在城市的上方,他们回不去飞船就不能离开地球回到自己的星球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掌握先进科技的外星人变成了又丑又蠢的低等怪物,被地球人称为大虾。大虾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地球人祈求食物等东西,而一个地球人在准备强迫驱赶他们时却被感染也开始变成外星人。

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开始远离并且出卖他,地球人想抓住他去做实验,他四处逃跑,最终却被自己鄙视的外星人给救了。而且,最后,外星人离开的时候,还承诺一定会回来救他。

也许单纯从视觉上,这部电影的真实感不如上面几部,甚至不如《苜蓿之地》。但是,这部电影却在深度上做了挖掘和探讨。一个成功的白人,在驱赶低等丑陋的外星人时变成了外星人,不仅得不到同类的同情,还遭到猎捕、背叛和抛弃,倒是最后得到了这些丑陋的外星人的救助。而人性的自私,不仅体现在主人公的亲朋好友身上,看见他落难都纷纷避之唯恐不及,更体现在主人公自己身上,即使身体开始变为外星人,可是地球人这种自私、贪婪的人性还是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外星人处处都是想着怎样拯救自己的同胞,怎样救他,只有他只想着自己,甚至几次差点害死救自己的“人”。朴素的外星人根本没有怪他,最后还承诺一定会回来救他,而他则被同胞们抛弃在垃圾堆里绝望的等待。

通过这样一个科幻的故事,来讲种族隔离,并且又是通过伪纪录片的方式,于是,老话题也出了新意,显得那么奇特,那么真实又飘渺。好像人类的未来又像过去。就像一个真实的新闻纪录片里的事件一样,熟悉的地球和城市,熟悉的街道和军队,却有一些被欺压的外星人。尤其选在了南非,你不觉得那些外星人就是几十年前的黑人么?于是一个白人经历了这一切,真是讽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