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答心空居士问——关于电影《剑雨》里的禅机

(2010-11-11 20:32:58)
标签:

转载

分类: 杂谈

     (听雨僧)

   在QQ聊天中,心空居士说他最近看了《剑雨》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些关于佛教的内容,想和学人交流一下。于是他说发来了这一段据说是电影里的原话。“师傅,为何他死前说“禅机已到”?佛祖点化世人讲究机缘,禅机一过,缘即灭矣。而禅机未到,虽点亦不中。 “生未必乐,死亦未必苦。”今日别后,我将晨昏为你诵经消业,并求佛祖发愿,让你了悟能断。能断一切法,能断世间一切痛苦,脱离苦海,而登彼岸。 ”学人是不喜欢看电影的人,也没有多余的时候去看,所以对此电影也是茫然无知,然而心空居士者,初发心之护法,真切的希望将佛法落实于生活,连看电影也不忘记体悟佛法,此等发心,实为难得。学人岂可负居士之一片真诚求法之心,于是搜肠刮肚,借祖师之剩语,应付居士。

首先,关于“禅机已到”,不敢说禅,先说“机已到”,佛法是讲究机缘的,就是指众生的根机和说法的机会,所以要应机而说,恰如医生应病与药,方可治病之痛。佛法要契合众生的根机,如果不合众生的根机,如果不合听法人的口味,这个法也是不能理解,等于白说。那么对于缘,说也要等有缘份,没有缘份者,不但不信佛法,而且还要造下谤法重罪。所以说“佛祖点化世人讲究机缘,禅机一过,缘即灭矣。而禅机未到,虽点亦不中”。为了死前才说禅机已到呢?因为人在临死的时候,众苦逼恼。身体痛苦不堪,是为病苦;对死的恐惧,是为死苦;舍不得亲朋好友,是为爱别离苦;还想再活、想带走自已拥有的一切,而却不可能,是为求不得苦;抱怨死神,有的还怀仇恨,是为怨憎恚苦;总一切名为五蕴炽盛苦。八苦现前,所以体验到了人生一切皆苦。我们活着的时候,总认为自己还有五十年,三十年,二十年,十年可活,结果,想不到死亡一下子就来到面前了,不得不面对,昨天还是开开心心的充满妄想的人,今天就已经有可能已经马上要离开了。“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生命的无常,也就体会到了。死亡来时,明白了,原来世间的一切五欲,不过都是空的罢了,我们自己一样都做不了主。一个人到死亡的时候,佛法最重要的苦、空、无常、无我都表现在面前了,所以这个时候不论是为死亡者及身边的人说法,还是死亡者现身说法,都是听法者最容易接受的时候。所以说机缘就到了。再者,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害怕死,不想死,那是应该对生的渴望,对去处没有把握,如果此时,听到一个可以安乐的方法,那么更是求之不得。所以也就更加乐意接受佛法。虽然理是此理,但是大限来时,总不免手忙脚论,有又几个人能真正“禅机已到”,所以我们学佛者,还是要时时提醒自己“腊月三十来时,也不要手忙脚乱”,需时平时抓紧用功,可千万不要等死时才后悔。否则,一切怕都晚了。

其次,“生未必乐,死亦未必苦”,人生的八苦,所以叫一切皆苦,一切种种的不如意,所以生未必乐,死亦未必苦,如果我们对去处有握,如果能具足“信愿行”而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我们能够“寂灭为乐”,那么这个死,还有什么苦的呢?所以要仗佛慈光,以求解脱啊。

再者,“能断一切法,能断世间一切苦”。这就讲到点子上了。金刚经上说“如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说明了,佛法只是一个工具,这是个什么工具呢,是渡我们过生死烦恼的大海,到达解脱彼岸的一条船,我们上岸了之后,这就船就没用了,如果我们上岸了你还背着这个船,那么你就还没有解脱。如果我们还有一法存在,那么就是心还有挂碍。所断的法,和能断法的我,都断了,那么我们能断世间一切苦了。记得龙裤国师超度李太后时所说的偈子“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无生,超升天界”,十六个字,契入亡灵之心,度了太后,哪里来这么多的唱念与仪轨。佛法,就是这么直接,所执和能执都断了,我法而执都断,那么一念无生,即可解脱世间一切痛苦。从而脱离苦海,而登彼岸。

 

上述观点,皆是学人个人之理解,没有看这这个电影,所以对于故事情节不得了解,于法义上多是有错误,以为应付心空居士之用,今者贴出来分享,还望诸上善人,批评指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