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小学英语“课例研究”研讨会感悟专题
标签:
英语课例研究 |
分类: 淮安开发区小学英语 |
观 课 有 感
---参加淮安市英语“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有感
淮安市深圳路小学
3月27日,在我们开发区的中欣国际实验学校举办了淮安市2012年英语学科“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
在本次研讨会中,我们听到了中欣国际陈方与吉梦周两位老师的课,以及一附小陈玉娟老师和外实小戴媛媛老师的两节课,最后还有施校长的示范课。
首先是上午的4 节完全不同的课例,给我以完全不同的感受。陈方老师的二年级的观摩课,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整个课堂紧紧围绕句型“Can I help you ?””I’d like …”开展。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喜羊羊与美羊羊创设了购物这一环节,并通过他们的口教学本单元重点句型。二年级的孩子们在这个课堂里的学习是极其扎实的,因此孩子们对于句型的读与说都很好,体现了“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但也正是这一点,让我感觉孩子们在学的过程中一直很紧张,没有得到一定的休息。因此,“如何教”能让学生“轻松学”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之后的3节课里,3位老师的课堂准备也十分充分:教师自身语音清晰、语音素质极高;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思路清晰新颖,引人入胜。通过他们的备课材料,发现对于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十分到位,主次分明,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特别是戴媛媛老师五年级Unit3的复习课,给我以更深层次的启发。戴老师在学生掌握书本内容词句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笔友Peter重新构建了一些语言材料,既综合了需要复习的词句,还适度增添了相关的新知识,给学生提供丰富足够的知识大餐:Peter的家人、朋友,他们的爱好、职业、年龄、喜欢的学科等等。戴老师的课,提醒我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书本,我们的教材不仅仅为我们展现的就是单独的个体单元,作为教师要开动脑筋,真正聪明、活套的使用教材。在复习时,也不仅仅只是将书本内容重新读、说、写、默、背,而是将教材内容有效整合,使之既是复习又是新授,让学生永远处于自主发现与学习的过程中。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施校长的五年级Unit7 A busy day的语篇教学。一整天我都在期待着这一节课。因为,对于课的流程,我也是很熟悉。但是就是这么一节课,在开篇就是一小小的变化。可能因为与学生不熟悉,施校长在开头的free talk以与学生谈论自己来消除陌生感:What’s my name? Where am I from? 等问句,引导学生通过屏幕的提示来回答问题,然后再切入时间的问答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之后的各环节环环相扣,过度十分自然,尤其是施校长在每一个环节的组织语言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这一节课给我以下感受:
1.紧紧抓住本课教学内容:Part A Read and say读与说;
2.文本教学的侧重点就应该是语篇的对话,因此进入文本一定要快;
3.教师的组织用语十分重要,每一句话都应该为教学服务:例如,在开头的Free talk中,出现本课重点句型Do you want to …?但是在此处只是一带而过,因为在这一板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重点放在下一步课题的导出。但是,这么一句话也为下面的句型学习埋下伏笔;
4.教学方法操练方法多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即使是读,学生读的方式也是形式多样,细节朗读、跟读、自己尝试读、带着任务读。就这样,枯燥的阅读变成了有趣的阅读;
5.新词的教学不拘泥于仅仅由教师来进行教学。本课语篇对话里对于时间的表达是一个重点:half、past、quarter。但是在本课教学时,先让学生听,再学生试读并对比,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感兴趣,更加愿意自觉主动的学;
6.教师的评价及时有效,灵活机动。不要说是学生,就是听课的老师都会心一笑: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老师用my son, my good son等,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失风趣幽默。
这次“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我将对比自己的教学,并不断用之于实践。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教学的海洋里航行,需要我们永远不断的探究。
观摩
---参加淮安市英语“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有感
淮安市深圳路小学
3月27日,淮安市英语“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市开发区中欣国际学校隆重举行。这次活动精彩纷呈,上午是四节风格各异的研讨课;下午是市教研室丁海英老师的有关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报告,以及省特级教师施延霞老师的对话语篇观摩课5B Unit7 A busy day。这是一次很好的向同行及专家借鉴学习的机会,因此我倍感珍惜,认真观摩各项活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会后,我对各节课进行了思考,下面是我对此次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由中欣国际学校吉梦周老师执教的4B Unit4 Buying fruit(PartA).开头的guessing game配以动感的音乐非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后半部分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契合语篇教学的特点,师生互动较好。
观 课 有感
---参加淮安市英语“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有感
淮安市深圳路小学
3月27日,在开发区中欣国际听了5节英语课,2节中欣国际的,1节一附小的,1节外实小的,还有一节是施延霞校长的示范课。收获颇多。我感觉一节比一节精彩。
陈方老师的2B Unit7 Can I help you,总体感觉二年级小朋友能坐住40分钟且学得还津津有味挺不错的,说明老师有着自己的人格魅力。
吉梦周老师的4BUnit4 Buying fruit,学生跟老师配合的很默契。老师教态大方自然。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个地方的配乐一个是What’s missing?这一游戏,它的配乐非常的欢快,给人以振奋之感。就是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还有就是结束后的配乐,让人有一种想K歌的感觉。
陈玉娟老师的3B Unit4 Numbers,主要是B部分数字1-12的词汇教学,印象深的是巩固拓展环节,让学生报车牌号,报电话号码,讨论自己的QQ号,并说明两个一样的数字用double,零用O表示,很受学生的喜爱。再接下来的活动中,用游戏推算出自己的lucky number,又用故事算出 unlucky number,让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并学得很开心。在教学数字时,陈老师教得是非常的细致,每个单词每个音怎么读的,并及时给读得不好的学生予以纠错。
戴媛媛老师的5B Unit3 Hobbies复习课。老师从笔友Peter 的family, friend, school, e-pets四方面着手,带着学生复习What’s your hobbies? A likes…,but B doesn’t. 这些句子,再引到让学生从这四方面谈谈自己,让知识得到了迁移。环节与环节之间紧密相连,有阅读,有判断,有填空,有复述,从多方面着手,让学生的语言面得到了多方发展。
施校长的课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与学生交流,很亲切很自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达到施校这一境界,呵。
另外,我们还听了丁老师的学术报告。让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处理语篇教学。时间虽短但还是受益匪浅。
总之,这一天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希望以后能多听听一些精品优质的课!
参加英语学科“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有感
淮安市深圳路小学
3月27日,开发区全体英语教师在中欣国际实验学校参加了淮安市小学英语学科“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活动。
活动内容:上午听了4节课,分别是:中欣国际的陈方老师的2BUnit7 Can I help you?和吉梦周老师的4BUnit4 Buying fruit,一附小陈玉娟老师的3BUnit4 Numbers,外实小戴媛媛老师的5BUnit3复习课。下午听了市教研员丁海英老师的学术报告,最后欣赏了施延霞老师的示范课5BUnit7 A busy day。
几位老师的授课方式不同,但各有所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特级教师施延霞的示范课。
听了特级教师施延霞的这节示范课,我觉得眼前一亮,受益匪浅。施老师上的是五年级的课,这节课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为什么施老师能够把课堂组织的这么好,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呢?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教师气质:施老师刚出场就给了大家很清新的感觉,她流利的口语,淡淡的微笑使学生一下就有了亲近的感觉。在刚开始的课前准备过程中,她就弯下腰和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从她的声音里能听出自信、听出微笑。富有激情的声音很有感染力。我想,这并不一定是天生的,这大部分因该是来自后天的学习、训练。俗话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正是有了对学生的这种来自内心的热爱,才有了这样的外在魅力。
二、课堂技巧:如果说教师气质是有天生因素的话,那么课堂技巧肯定是刻苦钻研的结果。从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就体现出了特级教师高超的课堂技巧。学生学得非常的认真。这完全来自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有感情的教学。我非常敬佩她!
三、细节处理:课堂的设计已经很完美了。如果在教堂过程中将每一个细节都能处理的很到位,那么这节课就可以说是精致了。施老师几乎全英文教学,和学生互动时,学生们开始听不懂,最后施老师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使学生们明白了问题的意思,这衬托出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另一个就是老师在给学生奖励的时候,能够很大方的和学生拍手和拥抱。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有人并不在意,但是这个动作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如果我们平时也能这样给予孩子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我想孩子在心灵上肯定会有很大的感触的。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一位可爱的妈妈带着一群孩子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尽享其中。这种形式对于课堂是个很大的促动。
市小学英语学科“课例研究”研讨观后感
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李梅
作为一名教师,每一次的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3月27日,我参加了市教研室主办的淮安市2012年英语学科“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活动,聆听了四位老师的优质课和教研室丁老师的学术报告,还有一节施延霞校长的示范课,感觉一节比一节精彩,特别是下午施校长的课,首次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让我感受颇多。先谈谈自己听课时学习到的点滴。
第二节课是中欣国际的吉梦老师执教的4B Unit4 Buying fruit 一课。印象最深的是单复数的教学部分,利用图片直观的教学,先由一个到一些,再由远及近来教学these和those的区别。
第三节课是陈玉娟老师执教的3B Numbers 一课。教学1—12个数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一遍遍帮助学生纠正eight 这个单词的发音,对重点的四会词的书写,还有教学twelve时,陈老师从发音中让学生去感知有哪些字母从而拼出这个单词,还有就是在拓展环节让学生说车牌和QQ号码中遇到0怎么说,而且陈老师本节课的每个环节衔接的很自然。
第四节课戴媛媛老师执教的5B Hobbies 复习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戴老师一直都围绕自己的朋友Peter这一主线,分别介绍Peter的家人——朋友——最喜爱老师——e—pets 的业余爱好,让学生很轻松地复习了这课的重点句型,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
下午,先是听了丁海英老师的学术报告,丁老师在报告中提醒我们平时在上A部分板块时进入文本太迟,在文本教学时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阅读中的提示很重要,最后还有拓展延伸。
这次的学习最精彩就是下午的施校长执教的5B Unit 7 A busy day , 今天终于能够观摩到施校长的课,很是激动啊。施校的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有激情。
通过这次学习,我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今后我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观课有感
——参加淮安市英语“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有感
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淮安市2012年小学英语学科“课例研究”专题研讨会,聆听了5节精彩的课。此时此刻,无数个课堂场景在我的脑海中不断交替出现,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受着英语课堂教学所带来的魅力。5位执教教师注意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英语歌曲、歌谣或日常生活对话引入新课,运用“任务型”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教师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媒体课件直观、实用性强,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虽然各个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时,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的课堂上,但以前没意识到。通过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更好。 字
一、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让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各位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师语言对于一堂课来说无异于生命的源泉,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语音语调要准确,并且优美、自然,课堂用语要既简练、准确又易懂,为学生创设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这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这次展示课上我看到有的老师语言能力优异,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良好的示范。如来自外实小的戴媛媛老师,她的语言表达准确自如,教风沉稳、大气。来自深圳路小学的施延霞校长的语音,听起来非常舒服,让人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清新感觉,施校长的课堂时时处处都显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她每做一步都是为下一步铺垫,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学生,而不是展示,可操作性强。这些教师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教学语言充实。教态亲切自然,表情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如一附小的陈玉娟老师,课堂上富有激情,语言极具感染力,肢体语言丰富,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运用得很好,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施校的课,生动、自然而又幽默的风格使学生又放松又紧张,学生在这种放松的机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效率很高。
二、 教学设计灵活、新颖,别具一格
教师们主动创设各种情境,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并学会用英语,许多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的都很好。首先,上课前就让孩子们做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然后从单词的讲解,到听力练习,再到对话讨论,最后拓展,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孩子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孩子们很自然地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等一系列过程。老师们通过各种操练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紧紧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而教师也不是单纯的旁观者,既是倾听者更是出色的指挥者,整个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有序。其中中欣国际的陈方老师的课堂设计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让我耳目一新。她设计各种情景,采用听、说、读、写、做、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她的课堂流程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教师引导得法,在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之前教师都先做个示范,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不一定听懂老师的指令,但就因为有她的示范表演,所以,学生总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积极地开始课堂活动,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采用分解难点、分步呈现、逐步扩展、层层深入的方式,注意示范的质量,保证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通过各种模仿和操练活动,使学生掌握新的语言形式。她将单词和词组的学习与句子相融合,注意语言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她所设计的练习也都紧紧围绕语言的交际,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学习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语言,注意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语言的目的是在于运用,而不是学会多少个词、多少个句子,陈老师善于设置一些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的语言。总之,整堂课学生都在不断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切实做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的作用 字串5
小学英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必这几乎成了每个英语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正因如此,老师们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各显其能,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三个问题是我要认真思考的:
1.怎样把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字串2
2.如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英语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注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http://s8/bmiddle/683a1f9bnbc9a02582677&690
http://s15/bmiddle/683a1f9bnbc9a0959cf2e&690
http://s9/bmiddle/683a1f9bnbc9a1471d328&690
http://s8/bmiddle/683a1f9bnbc9a18e27797&690
http://s10/bmiddle/683a1f9bnbc9a1efca909&690
http://s12/bmiddle/683a1f9bnbc9a2134ba0b&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