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2019-06-18 19:00:3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治理、归宿、三番五次、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板书“青山”, “青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板书“不老”,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你认为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

2)读了课文后,你对 “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

1、反馈交流。

1)交流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

2)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

三、利用“阅读提示”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

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

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3)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

4、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学习第二自然段)

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

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2)体验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

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

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读一读。

3)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板书“了不起的奇迹”。

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

1、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

学生交流感悟;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决问题。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小结并指导朗读: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五、布置作业

自主阅读植树造林相关知识,联系课文,写下自己的体会。

六、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大环境     恶劣险峻  

                          创造奇迹

小环境     简陋艰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