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15:30
来源:国粹苑
花丝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在我国出土的金银类文物的制作中,不乏大量的以花丝工艺为主的饰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山西灵丘曲洄寺出土的元代内向双飞蝴蝶金簪、牡丹花耳坠,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公主、驸马银网丝络,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金银丝笼子,明代万历翼善金冠等。
金银质地饰品的制作工艺多以花丝、錾刻、镶嵌、鎏金为主。一件金银器的设计、制作与完成往往是巧妙地运用多种细金工艺并将其有机结合的作品。
我国传统的细金手工艺包括花丝、实镶、錾刻、烧蓝、点翠等。花丝则是细金工艺的分支,顾名思义,花丝是由不同粗细的金、银丝制作而成,它的表现手法为:掐、攒、填、焊、堆、垒、织、编。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ww_gotrues_com/6688eab1f80994bb96ecd03e1f4c91b2.jpg
【国粹苑·花丝金工坊】 18k金白玉珊瑚鼻烟壶吊坠
44克
工艺:花丝、镶嵌
材质:18k黄金、珊瑚、松石、白玉
设计思路:传统鼻烟壶造型吊坠,盖帽选用精美的雕花珊瑚,双面镶嵌老白玉雕花片,细花丝织网打底,上配莲花纹饰,间隔点缀彩宝。古典韵味十足,造型精美,极具收藏价值。
考古发掘品中不同时代的金银质地文物的制作均出自传统的细金手工艺。细金工艺是一门传统特种工艺,古往今来以手工的制作形式传承。当代一些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都是幼年进入金银器作坊拜师学艺,学徒期3-5年不等。
中国手工编织历史久远,是中国劳动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人类在远古时代就掌握了编织技术,用草、藤编织蔽体之衣衫。它的起源早于陶器,距今有10000年。编织一般是泛指用竹、藤、棕、草等材料编织成各种器物的工艺。它是劳动群众不可缺少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主要品种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葵编、麻编、玉米皮编、麦秸编等。而金银器中的编织品则是权利与财富的象征。
《安禄山事迹》在叙述唐玄宗赏赐安禄山金银器时提到金花金银器、金镀金、金平脱、银平脱、金花银双丝、银织、镂银的技术名称。其中的银织就是银编织。这门传统技术它以师承制的形式留存至今。书中同时述及的器物有“银丝编织蒡筐”、“银织笊篱”。由此可判断唐代就有以金银丝为材料编织的器物。
金、银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1克纯金可拉成342米长的细丝,延伸率为39%,在任何温度下其延展性均高于一般金属,抗拉强度为23公斤/平方毫米,金、银具有较低的硬度,仅高于铝和锡。鉴于金、银较低的硬度、优良的延展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可使花丝、镶嵌工艺中的每一道工序得以顺利完成。编织金银花丝的原材料以贵金属金、银。一件编织金银器的制作要经过金银熔炼-拔丝-花丝制作-编织-局部焊接等多道工序完成。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ww_gotrues_com/5ffa075cc9031d21213572d41756fc97.jpg
【国粹苑·花丝金工坊】 18k金钻石编织对戒
11克(1对)
工艺:花丝(编织)、镶嵌(微镶)
材质:18k黄金、钻石
设计思路:传统的编织技法配以传统的汉代瓦当团寿图案,钻石运用目前最流行的微镶技法,使得这古典的对戒身上散发出现代时尚的光芒。
花丝工艺中的编织技术属特种工艺范畴。在金银器的制作中编织的应用极为广泛。编织技术同草编、竹编的编织工艺相似,所不同处是由于金银丝在编织过程中易打结、折断,因此编织技术的难度更大。金银丝编织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在玲珑剔透的器物上看不到编织脉络痕迹。
编织所用的花丝种类较多,可根据器物所需纹饰制作花样丝。常见的花丝有巩丝、素丝、麦穗丝、套泡丝、小辫丝等数十种。不同花丝的制作均离不开手工编织。花丝的制备中编织是必不可少的,如:小辫丝是用三根或更多的两股花丝或素丝编成小姑娘的小辫形状;套泡丝是由多根祥丝编织而成。
编织技术除了用在前期不同花丝的制备外,还可编织整件器物或将金银丝织编成边缘纹样和不同形体的底纹,在底纹上再粘以用各种工艺方法制成的不同花形纹样,通过焊接予以完成。整件器物为花丝编织的作品有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金银丝笼子,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公主、驸马银网丝络,宋代夔金腰带,明代长陵出土万历金冠等;应用编织好的不同花丝装饰在金银器、石质、玉器上的文物有西汉满城汉墓刘胜的金缕玉衣,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壁鞲、双凤琥珀握手,山西灵丘金代金飞天头饰,故宫珍藏清代后妃蝴蝶簪等。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ww_gotrues_com/7f1854a40962629c6a1e854ab52dbd84.png
明代长陵出土万历金冠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一些细金工艺制作流程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细金工艺的主要表现手法至今依然要靠手工来完成。金银丝编织中的一些编织技法在不同时代出土的金银器文物上得以印证,如灯笼空的编织法在唐代法门寺金银丝笼子、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银网丝络、明代万历金冠的编织中多次出现。麦穗花丝的编织在唐代银龙饰、宋代鎏金腰带上的应用等。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ww_gotrues_com/3d1d784fd339e06fcafa7187e7a48bd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