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虹虹姐姐的blog,特别是九寨沟那几篇,觉得她笔锋秀丽,看得出是个单纯乐观的姑娘。自己记下一点一滴的心路历程,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就许下的愿望,从来没长时间的具体实施过。以前写了很多文章在blog上,因某一次的赌气全都删除了,惹得他当时还伤心了一阵子。
今天去了斯特拉斯堡,主要目的不是参观,而是去中国大使馆给他办理签证。一大早七点的火车,在他父母的陪同下开始了一天的辛苦旅程。经2小时无聊的等待,我们于9:20分终于到达了斯特拉斯堡市中心火车站。火车站还属于半维修状态,周边50米都是乱糟糟的。但一眼就看出是个法国的大城市,各色人种川流不息,轻轨居然有4条线路(我原来学法语的城市南锡就一条轻轨)。拿出他给我们的4张路线图,上面已清清楚楚的表明了到达目的地的方案。婆婆选好了方案,我们开始寻找轻轨C号线。本以为ABCD四条线都在同一地点停靠的,到了才发现眼前只有A和D2条线路。婆婆一路当先,说是先上车走出这个黑不隆冬的地下通道再说。我茫然跟随,心想应该重新回到火车站找标示嘛。转眼上了车,我马上意识到方向不对,但是婆婆怎么也转不过弯来,公公耐心解释并给婆婆思索的空间,婆婆这才慢慢搞清方向。由此可见,公公是一个非常善良且耐心的人(我发现公公很宠我)。就这样,坐回正确方向再倒线路C,随后换15路汽车,不久就找到了中国大使馆办事处。交材料也真快,门口就3个人,2分钟(绝没夸张成分)就出来了。半天才回过神,蹦出一句怎么那么快。惊觉中国人办事效率很高,法国人慢吞吞做事倒是让人舒服,但是咱时间真耗不起。
随后的目标是去市中心的古老大教堂Cathedral。他已经给我看过教堂的照片了,但是真的看到了实物还是让我心中一颤。那浅砖红色的高大建筑物像是一位张开双臂的慈祥老人接纳来着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俯视着周边的每条小巷。他的每一个线条都是那么清晰,岁月丝毫没有洗去他当年的英气,时间的沉淀留下的不是沧桑而是充满欧洲文化的风韵。大教堂的建筑上面雕着许多关于教会的人物,耶稣圣母一类的我并不是十分了解,大概是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菩萨一类(到现在终于对欧洲文化有些兴趣了)。惊叹于大教堂雕刻艺术的栩栩如生,本以为只有中国的能工巧匠才有这种才华。。实在是井底之蛙,惭愧!进得大教堂,肃穆庄严的阴森气扑面而来,咦奇怪,那么多游人,肃穆氛围丝毫不减,回转来想,才寻到答案。这圣经里的故事在欧洲人心目中地位很高,这古老高大的教堂代表的是一个王朝,人们是不由自主地虔诚起来的。我也不例外,宽大高敞的穹隆,一排一排数不清的座位,数百只蜡烛,高大的古老风琴悬挂于教堂内部墙壁高处,大走钟(这可是大教堂的看家宝),彩绘玻璃讲述着圣经故事的一个个片断,繁复而绝尘,所有的凡事遐念转眼间烟消云散。。
下面来说说这个看家宝大走钟,花了0.8欧学生票,11点半就等待看12:30的大走钟敲响。走钟倒是很高,有块表,两边一边一个天使,左边的拿铃,右边的拿漏沙钟;往下是什么关于星座的指针,俺是俗人对这个没兴趣,倒是觉得透明比例后面的机械机关值得研究;表的上面是4个能走动的小人,代表少年,青年,暮年和老人;最高层和宗教有关,也是几个人能走动;对了,中间有一个传和道教服饰差不多的人也能敲响这个钟。我们花了1个小时等这个古钟敲响。等待的时候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时不时地指着这个古钟说着什么,不久开始播放对这口古钟德文,法文,英文的录音介绍。(斯特拉斯堡的归属一直是法德两国的问题)怎么没中文呢,让我们这些有机会学习欧洲文化的人想了解都不能了解。。不知是喇叭效果差还是我自己外文水平差,最后是英文加法文介绍凑在一起才勉强朦朦胧胧的知道点了什么。就这样喇叭3种文字介绍分别响了三遍,终于大家举起照相机和摄像机迎接古钟的敲响。随后到来的就是失望两个字,该转的转,该敲的敲,有点神秘有点肃穆,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大家在看什么,在看一口古钟在今天还能敲响吗??我不知道,看来要了解欧洲人的文化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真正融入这个特定文化,恐怕不到10年8年是不行的。
一个小时的期盼在3分钟观赏后结束,我们选择了一家老字号饭店吃中饭。西服革履的服务员早已经不能让我胆怯,大模大样的坐在了无烟区的5人桌旁。菜单还是没有图片,脑袋虽然还是浆糊,基本上能知道什么是什么,婆婆还是要问我的,照实说我不知道点什么,后来在她的引导下我找到了中意的一款saumon(不知道中文是什么)和虾,饭前喝了杯咖啡,还好给了2袋糖和一小满罐牛奶,不然和喝板蓝根没区别。把所有能加的都加倒咖啡里,味道还行,能喝!公公点的白葡萄酒好像挺纯正的,放在一传统大罐里,这酒清澈甘醇,我很喜欢。吃饱了后上甜点已经不再奇怪,上了一份和大案板一样大的甜饼,我倒。。前面忘说了,公公那份酸菜加插烧肉(这名字纯属我自己起的,有法国名)量多的都快溢出来了。总之婆婆解释说这家店资格很老,以前量更多,于是叫服务员拿了2个盘子和我分吃了甜点。这饼里是奶油苹果,糖分很大,我没有习惯吃那么多的甜食和奶油,而且还是饭后吃,最后一边吃一边想一边用水送甜点下肚,千万别在吃的时候呕吐。。
饭后开始逛商场,一家一家的小店和酒吧都别具风情,公公解释说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斯特拉斯堡建筑,全木结构(我以为只有故宫是全木结构呢)甜食店,还有成品布店,玻璃制品美轮美奂,大街小巷时不时能听到各种奇怪的语言,名牌衣店有些衣服真的很漂亮,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突然意识到法国原来更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法国人享受着,法国人奢侈着,然而生活本身并不允许每一个人恣意挥霍,可法国却在世人心中永远留下了浪漫的影子。
附:憎恨法国的阴阳天,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怪不得心目中的法国女郎永远穿着风衣。为他买得漂亮夏装永远没有机会穿,他却总说夏天还没到,哼,我受够了天气变化的罪,今天小风吹得我凉到骨头里,不再相信法国有夏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