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今天可以正常使用。
这星期老公请了一星期的婚假,所以我们到处跑,我很喜欢那种野在外面不回家的感觉。今天去了Mondorf,Mondorf位于卢森堡,那边餐厅很多,中国餐厅的比例也比法国多,看来那边还是比较好混日子过也。
首先发布一项几天前的化妆心得。
哈哈,这是粉红色的眼影,由于光线的关系大家可能看不大清楚颜色。我觉得大卫的照相机照出来的照片比我的照相机清晰哦:D步骤今天懒得讲了,因为这篇日志已经是在被窝里写的了,步骤很简单,不过我还是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用的产品的,明天再补上步骤好了。(由于学习告一段落,箱子里多了不少名牌化妆品,决定收山一段时间)
再

两张效果图,但是第二张照片恐怕没有效果,可能应该用自然光,或是我的妆是平时的打理,很淡。。最后再附上一张整体的效果照片。
下面来讲一下Mondorf。我很喜欢Mondorf,因为那里很浪漫,非常安静。那里有一处露天温泉,远远的我就听到安宁舒心的仙乐声,看到丝丝的雾气不断向上升腾。不过温泉四周都由天然植被遮住了视线,隐隐约约看见男人和女人露出水面的肩膀。
穿过露天温泉,。。去了趟厕所(不好意思,人有3急)。不是无缘无故的写上厕所,是厕所上面的男女标记太有意思了。我首先在右边的那扇门看见一个穿着裙子的小人,准备进去之前为保谨慎,向旁边的那扇门看了一眼,太逗了,那扇门上面也是穿着裙子的小人,我当时马上慌了,再看回右边那门,好像那小人裙摆小点,才觉得自己应该进左边那扇门。后来我出厕所看见一老头也和我一样犯迷糊琢磨门上的小人呢。。当时要是想着把小人照下来就好了,以后再去一定补上来。
公园的主题是欧盟,因为公园里有两处旗礅(很多旗子),靠近大门的那一处旗子都很脏。。多少面旗子不知道,反正就是欧盟所有国家的旗子(可怕,我得查查欧盟一共几个国家)。可能是有温泉的缘故,Mondorf公园里的水源很充足,时不时能听见哗啦啦的水声,水时而是小溪,时而是碧绿色的湖水,完全没有人工的痕迹。这里没有悠久冗长的历史背景,非常纯粹,虽然免不了还是被人们冠以欧盟的主题,却相对非常“随意”。走在公园里,上坡下坡,看纤细高大的树木,坐在秋千上仰望黄昏灰暗的天,然后眼光和两片灰色的云相遇,想起爷爷,随着秋千的起落,冥冥之中我似乎得到了某种神秘的暗示。黄昏,不,其实应该说灰昏,在这里太阳总是吝啬的。黄是太阳的余光,而这里的主题却是灰蓝色,夹杂着细雨的味道。于是在灰色基调的回巢时刻我看见无数只乌鸦栖落于我目力所及的几棵大树上,在我和老公刻意制造的杂音干扰下受惊四处飞窜,接着又飞回到了它们原先栖息的树上,我分不清楚他们是刚才就栖息在树上的还是另一批乌鸦的回巢。一时间我忘记了我是在法国,不不,是卢森堡,我哼起熟悉的旋律,就像小时候和妈妈一起散步时一样,只是欧盟主体的20多幅插图和说明文字会提醒我,我离家很远很远,不,这里是我的新家了。天还是很冷,耳中飘来一阵空灵的音乐,我在一处比较高得地段试图看清那几个享受温泉浴的幸福的人在做什么,可我看不清,只看见一个身材健美高大的人站在雾气升腾的无水位置做着类似瑜伽教练做的放松动作,他的动作非常缓慢,温泉里的几个人泡在水里跟着他放松呢。
嘎嘎,太艺术了上一段!!后来我就去-吃-了!去了中国餐馆。我很怕在欧洲看见中国人,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大家背景不同,却喜欢用自己的思维去评价另一个人和自己。就像我到中国餐馆吃饭,服务员问我平时自己做饭不做饭,这和我去餐厅有关系吗?好像我是不做饭才会花大价钱吃中餐(2人起码500元)。我一个人跑到法国,不会做饭能活吗,虽说后来不方便不做了。。在中国我就没有说在饭馆里吃饭,人家觉得我不会做中餐跑外面吃的,去餐厅吃饭也是一种情调和爱好吧。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花同样的价钱吃中餐还不如去吃法餐,我偏偏是个不忘本的人,现在又被冠以可能不会做饭的“罪名”。再加上大家都是中国人在异地,喜欢互相攀比,就会问我住哪,在哪工作,来这里多久了,在干什么之类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说:“我来法国一年,刚学完,现在没有工作,(前天才知道考试成绩),我不愿意再学了,准备之后找工作或是做些别的事。”那边马上就是“啊,不想再学了??”天啊,不会觉得我辍学了吧!我觉得很累,随便他们怎么想吧,其实我的意思是我学习目前结束了,不想再继续学,我准备找工作同时再拿一个其他法国文凭为以后创造更多的机会。可我怎么能和陌生人说这么多呢?于是我要面对他们的各种想象。。
目前也在思考之后做什么,在国外体会最深的就是绝对不能搭小姐架子,端盘子刷碗为了生活该做的也要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没做过,而且除非为生计所迫我不会去做。因为至少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法国我有DALF证书(这是一个法语高级水平证书),我受教育的年数比在今天我看见的在餐馆工作的人要长,父母让我受教育不是让我以后在法国端盘子洗碗的,我认为这种职业完全不必要高等教育。不过我承认在法国端盘子洗碗的人里(我指的不是打工,是一直以此为生的人)也有不少优秀的,他们甚至可以做中法翻译,不过他们选择在餐馆端盘子做一辈子(完全没有鄙视的意思)。这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说过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于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就有了不同,可是这里面有一个机遇问题,在餐馆工作的人本意不一定都想端盘子,只是他们没有碰见机遇,或者说在这个法国社会,一个中国人很难给自己定位,“欺生”这个定律随处可见,无数的潜规则充斥每个角落。我接受打工,但是不要一辈子做这类工作,我会努力走入这个社会。举个潜规则的例子给大家听:我去老公原来工作的食堂和他的朋友们吃饭,我端着托盘准备和盛饭的工作人员说我要的东西,我还没张口说的,盛饭的阿姨就开始皱眉头,可能觉得我可能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这种情况发生频率比较高,诀窍就是:看着她的眼睛把自己要点的东西大声喊出来(当然不是嘶喊),然后看到她点头为止。就是要告诉法国人,我是中国人,但是我会很清楚地表达我想的东西,决不会为此胆怯。如你不这么做,后果很严重:P
呀,太沉重了,我和老公在友谊饭店吃的,国外中国餐厅的名字都有点土。其实也没吃什么,第一道开胃酒是荔枝酒,冷盘点的是“多种沙拉”,多得不得了,吃了沙拉我就饱了,说到这我就肚涨到恶心,豆芽蟹肉棒虾黄瓜加沙拉酱(我觉得还是国内黄瓜和金针菇那道冷菜好吃),正餐是葱爆牛肉,米饭,本来以为是按法国人的传统一人一盘,所以我俩点一样的,等菜一上来我就傻了,和中国的菜是一样的,米饭一人一碗,菜量很大,完全可以点两个不一样的菜尝的,唉。饮料是绿茶,绿茶就是袋冲的,估计是国内特便宜那种,说实话这几个菜我都能做。不过目前都是婆婆做饭,我就自然不怎么吃得上中餐。不过老公吃得很多,他挺喜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