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风筝(Red Kite)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主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从事金属交易,管理约5000万美元的资产,2006年Red Kite投资收益超过100%,资产规模达15亿美元。
成立不过两年多的“红风筝”其实并不是典型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而应是大部分时间期货头寸保持单向并有着金属现货贸易方面深厚背景的专业性基金,即使有所谓的“对冲”操作,也只是以期货对冲现货风险而已。事实上,早在2005年底“国储铜”事件爆发之时,业内即流传亚洲地区数十万吨的铜隐性库存集中掌握在拥有广泛现货渠道的“红风筝”手上。而且,“红风筝”控制的资产总额应不止其前期对外宣称的15亿美元。
“红风筝”对冲基金成立于2004年,2005年初该基金管理资金仅5000万美元,在过去2005、2006年的金属牛市中,该基金管理规模迅速扩大。今年1月中旬,该基金合伙人David
Lilley在上海的一次金属会议上透露,2006年该基金所管理的资产已经达到了15亿美元。2006年“红风筝”对冲基金是商品市场中获利最高的基金之一,盈利幅度超过了100%。然而,在收益达到顶峰的时候,伴随着金属价格的回落,曾经为该基金带来巨大收益的多头头寸无疑成为了现在亏损的源头。
对冲基金“不凋花”(Amaranth)在天然气期货市场巨额亏损近60亿美元已经成为事实,该基金也于上周末表示将继续运营,不过要退出能源市场。在这里要感慨“不凋花”的勇气,因为对于一只对冲基金,如果他们先前出现亏损,需要先补偿客户的损失之后才可以提成利润。
“不凋花”持有3月的多头,同时持有4月份的空头。”“不凋花”希望通过这样的投资组合赚钱,那么这与单一押注天然气价格上涨并无两样。因为如果市场对于天然气在今年冬天的供应状况不乐观,那么3月份的价格将会上扬,并且拉开与天然气消费淡季的4月份的价差。
“不凋花”的失败是犯了最经典的交易错误,就是在亏损后再拿出双倍已亏损中的投资组合相应的资金,期望有机会能抵消之前的损失。同时公司完全没有风险管理制度。
8月天然气价格反弹可能使他们的巨额赌博获益。但是“不凋花”并没有就此收手。最终9月份前两周汹涌的行情令他们再无翻身之日。在那段时间内,天然气3月合约与4月合约价差在2.14美元的基础上急跌至了75美分,“不凋花”最终投子认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