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练拳体悟作者:刘盛
(2018-06-08 15:27:00)
我的练拳体悟
刘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从小体弱多病的我渴望更强烈,尤其看到电视剧中那些武侠锄强扶弱正气凛然的英姿,也幻想自己怀有一身绝技行走江湖,但很可惜一直也没有遇到明师指点的机会。机缘巧合,在一次本地举行的传统武术比赛场上,与万老师有过一面之缘,深深地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吸引。
然后我在网上查询到了万老师的联系方式,经过电话预约,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他的家里与其见面。记得当时万老师穿着一身很朴素的衣服,跟我谈话时也显得和蔼可亲,他还还亲切的先握住我的手,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但我注意到他始终双目炯炯有神,和蔼中给人一种威严。见到万老师后,万老师没有第一时间就谈论拳上的事,而是亲切的和我拉起了家常,这更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比我想象的更有长者之风,我当时心想这下可遇见好老师了。
和万老师聊了一会,他见我休息的差不多了,就带我去拳场,他说要给我检查一下身体,让我到做几个动作,看我身体素质咋样。到了拳场之后万老师根据我的身体情况指点了几个动作让我做,都是些很基础很简单的动作,我当时以为很简单,心中还略微有些傲气,便照着做了。但是万老师说你这做的不到位,然后他用手给我规范了以下姿势,当时瞬间我就觉得有点站不稳了,没一会便感觉有点坚持不住,汗水也随着脸颊滴到了地上,有点气喘吁吁的,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这才是功夫,以前我的锻炼完全是竹篮子里装棉花——不值一提,那一瞬间就坚定了我要跟着万老师练拳的信念。
后来跟老师熟悉了之后,我也才知道万老师跟我聊家常,其实是万老师在考察我的品德所谓观其言察其行,第一步就是要从我的经历中去了解我这个人怎么样,适不适合练武术,是不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武德的人。万老师说他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武德是最重要的,不管你功夫学的如何,武德必须时刻记在心中,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武术但却没有武德,很容易会用学到的武术去欺负别人或者去干坏事,这是他不允许的。
大约跟随万老师练习半年以后,慢慢的觉得我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了。最明显的体会是当时手指因病菌感染生有白色小颗粒的肉疮经常破口流血,手术切除后也会反复,没想到练拳几个月后,肉疮逐渐消失了,伤口慢慢愈合。而且手掌和脚心逐步发胀发热,以前失眠的困状也因此消失了,此时习拳的快乐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有了收获之后我的学习劲头就更大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跟随万老师完整学习了五行拳,连环拳,初步开始学太极拳,这期间除了工时学习,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练拳和拳理学习上面。
这两年多时间里,每天基本上站桩、劈拳,太极拳合练两个小时,随之带来身心的改变也是能够切身体会的。而且随着练拳时间越久,就越觉得万老师功夫高深,武艺高强确不显露,也许真正的高手确实是在民间吧。万老师是孙氏拳的第三代传人,跟随多位名师学习传统武术,其师承如下:孙氏八卦掌:孙禄堂-崔文澜-万勇南;孙氏形意拳、太极拳:孙禄堂-支燮堂-万勇南。万老师向支老师学习了孙门形意拳中的五行拳,五行连环,五行相生相克,十二形,杂式锤,八式三合炮五合炮,以及孙门的太极拳。向崔老师学习了孙门八卦里的定步八掌,活步八掌,S步,八字步,九宫步,穿掌以及一些用法。如此足以可见万老师的功夫家底,如此系统的传承也让人信服。
跟随万老师练习孙家拳两年多时间,深感形意拳之妙,不亲身体会只听他人描述是难以明白的,同时也深感资质有限,一直没有太深的感悟,又因为经常工作忙,得师父面授较少,在师兄弟里面是进步很慢的,所幸我又一颗不服输的恒心,这两年也坚持下来了,这期间也多亏万老师的亲切指导和鼓励,进一步激励了我练拳的信心和决心。以前还总觉得不拜师老师会不会传授真功夫,会不会有所保留,后来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不管有没有拜师,万老师都是手把手尽心尽力的倾囊传授,绝对没有半点隐藏,对门外弟子和门内弟子一样,只要你想学,万老师就会尽心尽力的教,直到你彻底掌握为止。
以上就是我跟随万老师学拳的经历和自己的体会,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了较大的收获,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感谢万老师的鼓励和栽培。最后与习武的诸君共勉,习拳犹如挖井,持之以恒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