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幸运呀!”“真幸运啊!”随着接二连三说着幸运,又有三个男孩背着书包来了。
“怎么这么开心,有什么幸运的事,让我们也分享一下。”看着兴奋不已的他们,我也被他们的开心感染了。
“老师,今天***偷到了一个桔子。”两个男孩顾不得放下书包就开口说道。(这是孩子的原话。)
“呵呵,我今天真幸运。”那个拿了桔子的男孩也乐呵呵的笑着回答。(偷这个字眼,我无法用在一个孩子身上,请让我用“拿”字来替代。)
听到这令我无比震惊的回答,刚刚的快乐早已一扫而空。此时,除了震惊,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毕竟已经是三年级的孩子了,在我的认识里应该能分辨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啊!
“不要再说话,都听好!”我严厉的说,此时我不得不提高音量来制止他们兴奋的谈论“幸运”的事。
“幸运?这是什么行为呢?”我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不可以发火,他们还只是孩子。
有些孩子意识到我在这事上的态度,马上接口说:“这是不对的,不能这么做的。”
“我想你们老师曾经说过,一个犯人咬了来看望他母亲的故事。为什么那个犯人要咬他的母亲呢?因为当他认识到自己今天的坐牢,都是因为他小时候他拿别人的东西,他的母亲不闻不问。让他认识不到错误,最后导致了他去偷抢而坐牢。人都是有侥幸的心理,像守株待兔里的那个农夫,总是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你今天拿了别人的一个桔子,心想:这么幸运,没花一分钱就吃到了一个桔子。那么,明天你还会去拿。后天,你在文具店看见漂亮的文具,你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去拿。将来你可能会拿更贵重的物品,那么,最后等待的就是法律的制裁了。”我一口气说了很多,其间也有孩子插话,我不知道他们对这事的性质是否真的明确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接着又爆出了“什么明天还准备让***给***拿一个。”、“***甚至还总结了拿的成功经验。”在震惊的同时,我也感到无语呢!幸亏他们的纯真,将实情告之,我好及时将苗头掐灭。但同时也隐隐担心,年幼的他们真正地认识到这件事的错误,并能彻底改正吗?
在震惊的同时,更让我感受到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农村父母更多的是物质上满足孩子,往往忽视了思想品质的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成长到一个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社会有用之才,这期间父母的责任是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不要让我们穿的人见人爱的孩子,将“成功”拿了别人的东西误当成了多么幸运的事情,这将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悲哀!
“书中自有黄金屋”,希望更多的父母可以远离麻将、远离逛街、远离聚会,远离娱乐,多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看看书。每个故事、每则童话中都是有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需要我们用心去关爱。不仅仅是书中,生活中也很多的小事,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领悟。父母这一职业任期很长----一辈子呢,而且是无法辞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将这一项工作尽心的做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