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
旅美作家蔡真妮曾写过一篇《看见自己的天才》,介绍的是卢苏伟从一个被老师称为比猪还笨的低智商孩子,到后来成为台湾著名的作家,职场激励专家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宝,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寄予了无限的期望。然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随着父母的期望成长。
卢苏伟小时患脑炎后抢救过来,脑子都全部坏死,和植物人差不多。经过几年才能控制肢体,生活方可自理。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面对课本,无疑是面对无字天书。老师恨铁不成钢,气的说他比猪还笨,他却高兴地问老师“老师,猪在哪里?”这样先天疾病造成的智力低下,是无可更改的事实,因此每次考试都是得零分。
不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那都是一块宝,一块无可替代的珍宝。卢苏伟的父母从没放弃他,一直给予他无尽的关爱、鼓励。后来一次卢苏伟考了10分回家,家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就是这样一个白痴的小孩在卢家父母始终如一的接受、赏识、厚爱下,后来竟成了著名的作家,出版了《看见自己的天才》、《赏识自己》等十几本书,并被邀请至世界各地演讲,感染和鼓励无数的人活出自我,找回自信。
卢苏伟的父亲从小就给他灌输任何事都可以去想、去做,只要努力了,一定会有收获的理念,因此,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笨小孩。这样的自信对于孩子非常重要,卢父说“你认为你的孩子笨,他就笨一辈子给你看;你认为他聪明,他就聪明一辈子给你看;其实每个人的内在都是天才,只是我们天才的地方不一样。今天学这东西不会,并不表示没有这个天赋,也许只是方法不对。同时我们的天赋当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足又如何呢?我们应该去看我们会的是什么,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是我们会的能力。”
读了他的理念,给了我深深的同感和触动。值得欣慰的是,一直以来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和心态来对待孩子。让她从一个胆小、懦弱的女孩,渐渐变成了自信大方、敢于表达的孩子。触动的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所发生的每一点每一滴,我却常常忽略而过。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聆听孩子心灵的不满,适时给予肯定,这都是今后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我要牢记的事情。
给孩子的爱,不仅是物质上优越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无条件支持。也许我们的孩子并不出色,学习成绩也不尽人意,可是,别因我们的恨铁不成钢而随口出言去伤害他们。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懒惰、无自控力、甚至还带有些自私,可这些都是孩子的标签。我们不能妄想他们一个个听了我们的教导后,都成为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孩子的教育是每一个为人父母极为头痛的问题,我们倾其一生心血也是为了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可事实是孩子却整天不明所以,嘻哈玩耍,不知道抓紧时间,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一再容忍后,我们会愤怒,会采取强制措施。有压迫也就有反抗,当孩子破罐子破摔后,我们也会渐渐失去耐心和信心,任其放任。这样双方都身心疲惫的“战事”或多或少的会在无数家庭上演,我们在谴责孩子不懂事的同时,也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不妥之处。
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找到他(她)的切入点,适时加以引导。督促其努力后,必然有所收获。让孩子取得一点进步,势必能让孩子找到自信,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没有哪一个士兵不想当将军,我想也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想自己被大人夸赞。往往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或是盲目的去随意夸奖而导致后来的停滞不前。赏识这一法宝也要运用得当,才能发挥其功效。
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赞扬,让孩子的脸上呈现出骄傲的笑容,需要我们有关爱的眼光和不懈的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