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上学期读书教学计划

(2017-10-16 17:54:04)

一年级上学期读书教学计划

东川路小学 杨婷玉博

一、设计理念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任教东川路小学一(1)班。我们班有男孩25人,女孩20人。虽说男孩子偏多,但是整个班普遍偏静。孩子们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他们对于新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我们班级的孩子由于偏静,反而呈现出一种“高年级课堂”的感觉,反应不热烈。另外,班级中还有一名特殊的孩子,他的语言表达和智力发育都相对偏迟缓。因此,在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二)阅读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往小了说,阅读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增加积累词汇量,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识字的一大助力。往大了说,阅读不分年龄层次,无论是街头游民还是渊博学者,总有合适阅读的书籍,徜徉在书籍的海洋,是一件幸事。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独立的人格,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等等。

   可目前的大形势,孩子们不会读,家长们不会教,老师们课时不够,三大难题摆在眼前。因此,要想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充足的阅读量,必须事先做好阅读计划。

 

二、教材

(一)教材的使用

1、        课内:本学期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        课外: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需要,我选择如下的绘本进行教学:

1)《爱心树》、(2)《活了一百万次的猫》、(3)《猜猜我有多爱你》、(4)《给爸爸的吻》、(5)《驴小弟变石头》、(6)《石头汤》、(7)《花婆婆》、(8)《彩虹的尽头》、(9)《这不是我的错》、(10)《有个性的羊》、(11)《小绿狼》、(12)《勇气》、(13)《小房子》、(14)《小房子变大房子》、(15)《不一样的卡梅拉》、(16)《奥菲丽亚的影子剧院》、(17)《爷爷一定有办法》、(18)《阁楼上的光》、(19)《一片叶子落下来》、(20)《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二)教材分析

课内:

部编版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女士说,语文的功能就是培养读书的种子。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大量的书籍来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构建的。而以往的教材并不等于书,教材只不过是教师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因此,在新编教材中,在有限的篇幅内,新教材还是为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增设了一个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部编教材的这个做法,是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每个语文老师分内之事。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的课内课文从20篇减少到了14篇,但与此同时,增加了8篇课外阅读。这套教材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

    “和大人一起读“,”大人“可指有能力指导孩子进行阅读的人,可以是老师,更应该是家长、亲友、邻居等。因此,我认为推广在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的开始阶段,培养亲子阅读习惯应放在首位。

课外:

绘本,又叫图画书。它是一种图文配合、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它是用图画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炼的,“图”“文”一体、互识互释。 

在绘本里,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但娓娓道来的却是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一笑。在这里,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因此在本学期,我给孩子们选择了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主的20本绘本教材,让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和体会。

 

三、实际操作

(一)课内教学

课内教学应由两部分组成,课本内的“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教学以及班级阅读课的绘本教学。

1、课本内的教学模式:趣味导入——(配乐)设置情景——生动地讲故事——排演故事——说感受——布置作业回家亲子阅读

2、班级阅读课

学校安排了两周一次的校本课程,可作为班级阅读课的课时,如不够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自习或机动课时间进行绘本阅读教学。

在阅读课前,我会将绘本教材扫描制作成课件,与孩子一同读,并请孩子们说说感受,适当点拨。最后让孩子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实现从“听故事“到”讲故事“的过渡。

(二)班级读书制度——读书感想、阅读存折、图书漂流活动等

1、        国庆节后,将书单印发给孩子。

2、        请家委会协助,按照书单购买书籍3套左右,编上编号,保证人手一册。(可以是不一样的)

3、        购买阅读存折发给孩子,如下图所示。一年级上学期读书教学计划 孩子每天读了多少,将读了的字数“存“在存折里,期末进行评比”读书小达人“。

4、        因只购买了3套书,所以孩子们的没法保证人手一套20册,因此我们同时进行的是图书漂流活动。每一册书籍后贴上一张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借阅日期,姓名,感想(一两句),还书日期。这样的表格可以保证清楚哪个孩子借过这本书,看了书的感想是什么,可由家长代笔。而后一个孩子在借书之后,也可以看看前几个孩子的读书感想,这是另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5、        图说我心。在学期中左右,读了一定量绘本的条件下,可布置孩子们自己绘制绘本,可以是一张图也可以是多张图,让孩子通过画画和简单的文字来创编一个绘本故事。

6、        大手牵小手,设置小小图书管理员。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管理书籍,包括破损粘贴以及借阅归还等。

(三)指导亲子共读——家长会、社交平台、家长课堂

1、   通过家长会和社交平台的种种形式,宣传亲子共读的思想。与此同时,我还会录制微课给家长讲解,如何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与家长及时沟通,在每次一班级阅读课后,都会发一次总结性的“便笺“(当堂阅读课的绘本ppt,孩子们课上的表现,老师的感受等方面),以此鼓励家长参与互动,说说家长的感想,也可以请家长帮孩子发一发课上没来得及分享的感想。

2、   可以设置家长课堂。多组织家长可参与的活动,使家长明白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请时间允许又有兴趣的家长来给孩子们上一堂绘本阅读课,随后谈谈经验和感受。

(四)反馈与检测——兑奖与分享

1、   在学期末的时候进行读书存折的“取款大会“,用存款来换奖品。

2、让孩子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可以选择讲任意一本绘本,也可以选择讲自己在“图说我心“中的作品。

3、老师制作ppt,总结一个学期以来读书的趣事和写得较好的读书感想,鼓励孩子们再阅读,多阅读并提出假期的阅读要求。

四、小结与展望

读书计划制作得相对简陋,但我相信只要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们,首先将课外阅读重视起来,继而感染我们的亲密战友——家长,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精神宝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