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公投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2013-03-07 05:07:43)近日反核团体经由名人加持及民进党插花,声势日渐壮大,眼见执政的国民党将无法招架,形势却突然在行政院长江宜桦丢出核四公投的震撼弹后峰回路转,甚至还加码要修法增加不在籍投票,以冲高投票人数,一举破除民进党所谓的打假球之说,至此主客易位,核四议题的主动权自此稳稳的掌握马政府的手中。
核四公投一直是民进党的主要要求,冷不丁的被国民党抢走,一时慌了手脚,开始视其为洪水猛兽,一会儿说公投门坎太高是鸟龙公投,然后又说马政府的公投题目不好,是为了护航核四续建,最后发现自己的题目才说不通,只好找个台阶下,定调不另提公投题目,将重点放在降低公投门坎上。
但是,民进党不知道是没有考虑到或根本不在意,如果修公投法,势必得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修出只使用在核四公投的低门坎,但不适用于往后的其它公投议题的法律,否则将种下任由推动公投者,可随意以输赢来订定门坎高低的荒谬后果。
同样荒谬的情况也发生在不在籍投票上,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一下说:「不在籍投票是很好的事,在境内给人民方便,可考虑」,然后又说:不要又转移到选罢法或总统大选,「不要一大堆算计,让人觉得不可信任」。说法正好让人识破民进党的政治算计,既然是很好的事,为什么只适用在公投,却不能用在大选上?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无法到户籍地投票的选民,初估有一百万人,大多是蓝营的铁票,事关输赢,民进党当然不能答应。
然而,法律不是儿戏,岂能为了一党之利就便宜行事,既要修法,就应该一体适用,哪能选择性修法,指定只能用在某处。江院长都已经很有诚意的表示,如果不在籍投票修法不及,愿意把核四公投往后移,摆出输赢不计,一切听凭台湾人民作主的风度,民进党再横加阻挠,就是怯战了。这不但对民进党本身有伤,恐也会让他们支持的反核运动未战先败。
况且,民进党在党内还未达成共识,就各自出来放话,连党主席发言都朝令夕改,原本还想把公投操作成对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后来又改口说核四公投不是反马公投,对照马政府的开放心态,民进党还采用老一套民粹,只会自取其辱。快快回归主题,为公投提出让人能信服的说帖才是正办。毕竟核四公投的目的,在于拥反双方的意见表达,公投结果就交由人民自行选择,自负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