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圈与老面孔
(2013-02-08 03:43:57)台湾新内阁在春节前出炉,在野党和媒体对于新名单,有点不知该如何评论的样子。只好搬出制式反应:没有新意、小圈圈里找人、老面孔。确实这次的新阁揆和阁员,大多数都已进内阁,只是换了职位高升了。
不过,其中并没有政治性太强,名气响亮,可当箭靶的人物。这只能解释为马英九的用人模式固定了,记取了王清峰、刘忆如、林益世等人的惨痛教训,再也不敢找所谓的社会清流、媒体太熟悉以及地方民代。从各界舆论对内阁新名单不知该如何指教的反应,马总统这招可算是成功了。也藉此机会培养中生代进入决策圈,让与马英九同梯次,有志于大位的那几位,直接就靠边站。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领导人在寻找阁员时,很自然就会被气味相投的人才所吸引。虽然外界经常批评马英九用人同构型太高,让他在第一任时,刻意提过几个他党人士与社会贤达,但却常因为意见不同,发生对外发言多头马车的现象。为了顺利推动政策,看来马英九这次是豁出去了,就找意见相彷的的同道中人,不再被受舆论左右。
说到老面孔,新阁揆江宜桦,是台湾五十年来最年轻的行政院长,五年前才被延揽进马政府,去年十月才加入国民党,怎么说面孔都还算新,尤其是比那些批评新阁面孔老的民进党台面上人物都新。而且,能进入内阁名单的阁员,自然要在官场稍有历练,否则光是到立法院备询都过不了关。更何况这次新阁,老干新枝都有,老面孔之评,恐怕不够精确。
会认为马英九在小圈圈找人的,很明显是落在圈圈外的有心人士。面孔老不老,也和人选好不好没直接关系。江内阁即将在年后上任,立即要面对许多难题,在野党和媒体还是把心思放在监督政策推动上,别老是在谁是谁的人马上聊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