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已发生质变?
(2011-06-18 03:03:55)
标签:
杂谈 |
马政府一连串的两岸开放政策,逐渐松动了绿营支持者恐共的心防,让民进党开始处于极尴尬的局面。日前,台南市长赖清德对于中央未将定期航班分给台南的抗议,应可视为骨牌倒下的预兆。据赖市长说,他是「配合中央,反映地方民意需求」,也代表民进党这个最绿的城市居民,已经完全无法抵挡陆客自由行的庞大商机。
民进党以拒中为要求,曾经无往不利,不但将自己塑造成唯一能代表台湾本土的政党,还把国民党归类为外来政权流亡政府,并掀起一波波非我族类的仇恨动员,将统独议题推到争议的最高峰。但命运总是以出人意表的方式流转,谁会想到本土才会爱台湾的神话,最终却由最能代表本土的台湾之子陈水扁打破,制宪建国成了贪腐的遮羞布,原以为至高无上的理想,变为无法启齿的笑柄。
然而,因为话讲得太满事做得太绝,想要硬凹过来也很牵强,所以,民进党只能找一个没那么绿的蔡英文来挡在前面,以求转身的余地。蔡主席为了树威,原本也想在党内表态自己的拒中立场,可惜在跟马英九辩ECFA输掉之后,就再而衰,三而竭,终于无法再抵挡接连下来的两岸开放态势。
从绿营地方首长到大陆去推销台湾农产品开始,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陈菊在要求大陆旅行团北进南出或南进北出之后,还主动邀请北京女孩赵星再到高雄一游。台南市长更是一改木马屠城的恐中言论,积极争取两岸直航定期班机。这样的言行如果发生在两年前,支持者呛声的电话可是要接不完的,如今却静悄悄没听到任何抗议声,原因只能是,一、谁都跟钱没仇,即使是人民币,二、为了明年大选,必须容忍民进党暂时往中间靠。不管是那一项,照这样走下去,民进党都再也回不去以往那种刻意营造的敌我对立氛围。
蔡英文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指出,民进党「比过去变得更成熟,对岸应该以全新角度看待现在的民进党」。如此在意大陆对民进党的看法,这在民进党还真是头一遭。尽管因为选举将近,绿营政客还是不会舍得不用廉价的策略,给对手贴上倾中卖台的标签,但是,用惯了的老招,这一次可能将如回力镖一样,终将射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