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嘴不是屁,只是在演戏

(2011-02-17 02:10:10)
标签:

杂谈

郭台铭说:「每人吃饱饭,总会打嗝、放屁,放完屁就比较舒服,社会才不会动乱,看这种节目就当作出气的地方,看的人不要太认真,轻松看节目就好」。郭董这是变相暗批名嘴说的都是屁话,随便听听就好。问题是,名嘴说的话第二天都会见报,二手屁也有害健康。

台湾的政论节目,一开始可是正经八百的请各界专家到节目上来讨论国家大事。后来就像政客不能不要选票,商人不能不想着赚钱,节目当然也得考虑一下收视率,没有广告节目就做不下去了。慢慢的上节目的,不再需要专业,只要口齿清晰,出言麻辣,善于爆料,就可以上节目对任何事情发表高见。

到这个阶段,正是政论节目如春笋般出现的时刻,也是节目百花齐放的巅峰期。因为什么立场的来宾都有,所以拍桌争吵甚至是动手的画面也直接播放到观众眼前。后来可能是制作单位每天都得找来宾的压力太大,再加上蓝绿对立的情况越来越高涨,因此,节目来宾渐渐就形成了立场一致的固定班底,名嘴也成为一种职业别。

于是节目的性质也开始改变,从原来的主持人请教来宾,转变成先有底稿,然后由名嘴们照本宣科。这下子来宾是不吵了,却跟call-in观众对上了,气氛充满戏剧张力,真应验了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的俗谚。至此政论节目进入戏剧阶段,每天先找好要修理的对象,名嘴们再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爆料,有人暴跳如雷,观众边看边骂,边骂边看。老面孔看久了,名嘴与观众都成熟人了,call-in进去,都直接喊来宾名讳,我看用不了多久,名嘴就可以成立粉丝团了。

不过,政论节目也算是台湾的必要之恶,那些在生活与职场上积累了一肚子怨气的台湾人,正愁找不到出气筒,回家只要把电视打开,就看到平日高高在上的官员,挨个儿的被当沙包揍,郁闷立即就灰飞烟灭,多好的心理治疗啊。就像郭董说的,人吃了饭,总得排气,那才健康。如此说来,名嘴们对台湾的贡献,真是功德无量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