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2011年1月信贷数据点评:银行信贷调控见成效,企业存款减幅超预期
(2011-02-17 09:16:22)
标签:
伍永刚国泰君安财经 |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信贷调控成效显著。
1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贷存比、差别存款准备金方案出台等多管齐下,信贷增量合监管之意。预计2月份新增7700亿元。
票据融资余额继续减少,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提升:1月票据融资减少810亿元,占比略降至2.7%的历史新低。信贷需求依然旺盛,供给偏紧,短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量回升。
人民币存款减少203亿元,主要源自企业存款大幅减少;银行体系贷存比压力增加。由于人民币存款余额略降,存款同比增速较上月末下降2.9个百分点至17.3%。银行体系贷存比较上月末提高1.1个百分点至67.88%,部分高存贷比银行的存款吸收压力增大。春节因素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存款高达1.27万亿元的减少,监管环境趋严的背景下,实贷实付减少了企业存款派生或是重要原因。
2月银行体系流动性改善,短期政策风险较1月份下降。现在1月份CPI略低于市场预期,央行信贷调控的措施也初见成效,因而2月份短期的政策风险有所下降,节后流动性有所改善。但3、4月份仍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的可能。
银行观点更新。我们认为银行股基本面稳健,业绩增长预期明确,2011年银行股平均动态PE、PB分别为8倍、1.45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行业长期增持评级。
银行股基本面未来最大不确定性是利率市场化。英文《中国日报》2月15日报道,央行正在包括招行在内的数家银行进行中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初步试点。据我们的了解和判断,目前这一传言并不属实。
我们上月对银行股建议短期适度谨慎,主要基于之前市场普遍预期1月份CPI高达5%以上,流动性收紧措施可能制约银行股的表现。现在1月份公布的CPI略低,央行信贷调控的措施也初见成效,因而2月份短期的政策风险有所下降,对低估值的银行板块的表现将构成支撑。但是由于实体经济信贷资金需求依然旺盛、3月份大量央票到期、通胀并未见顶,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政策面也难以放松,政策调控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短期仍建议适度谨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