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银行贷款拨备率:金融危机期间较高
(2010-09-13 13:37:49)
标签:
伍永刚国泰君安财经 |
美国银行业整体拨备率的历史变化:长期处于2.5%以下,大型银行拨备率较高;金融危机前拨备率总体处于1%-2%的区间。
总体上,资产规模较大的机构拨备率水平较高.
资产规模在 10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银行的拨备率波动更大.
资产规模在 10 亿美元以下的小型机构拨备率波动较小,长期维持在1.5%左右.
金融危机期间拨备率高,这与银行多提拨备和惜贷有关。
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危机时期:87 年2 季度达到3.7%,为本次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值;而全部机构整体拨备率水平在87 年4 季度达到2.27%.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07 年1 季度开始大型银行拨备率环比连续上升,08 年2 季度回升到2%以上,其后继续上升,至2010 年1 季度达到历史新高的4.18%;而全部机构整体拨备率水平呈现同样的走势,08 年4 季度后重返2%以上,10 年1 季度达到3.51%的最高点。
境外几家上市银行的拨备率情况:波动较大,2003-2007 年呈回落之势;花旗等超大型银行拨备率相对较高。
资产规模大的大型银行拨备率水平较高,相对小一点的银行拨备率水平较低.
总体上各家银行拨备率水平波动较大,长期并没有呈现一致的趋势;但2003 年之后到07 年危机之前均呈回落之势.
拨备率和不良率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
2003 年之前,规模较大的银行的拨备率在大约2%-3%之间波动,尤以花旗的拨备率水平为最高。
07 年底次贷危机爆发后,所列银行的2008 和2009
年的拨备率水平有明显升高,且其中大型银行的上升幅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