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孙文生
一、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
(2)游戏:①单(双)脚跳藤圈接力,②跳四方橡皮筋接力。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田径教材的跳跃项目之一。本课时的跨越式跳高学习是初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掌握的各种跳跃能力为基础。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
跨越式跳高按动作结构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部分。通过学习,交互讨论,使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学习跨越式跳高不但能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
我在教学中,要抓住跳高这个项目的“胜利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特点,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的理念,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体现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渗透《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
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在快速增长时期,这阶段学生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特点,加之争强好胜,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具有初生牛牛犊不怕虎的性格,正是开展体育锻炼黄金阶段。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条款的渗透。
(三)场地器材:跳高架6副、藤圈54个(教师自制)、录音机一台、橡皮筋10条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标:
①本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②能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弹跳力。
③在跨越式跳高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获得自尊和自信同时进行相互合作,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助跑轻松自然,起跳有力。
难点:助跑、起跳、过竿要协调性。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促使教师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中退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着改变。教师的教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学习时间和空间。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尝试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面对着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生,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与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使用交互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解示范和游戏竞赛法等教法。
四、说学法指导: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意做到:
(1)引导学生选择和小组创编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
(2)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高度。
(3)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
五、教学程序:
(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约8分钟)
1、组织教学:(2钟分)
①体育委员整队。②师生问好。③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尽快进入课堂状态,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活动,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
2、游戏: “剪刀、石头、布”(3钟分)
准备活动要新颖、有趣味性,用“剪刀、石头、布”游戏取代单纯的徒手操练习效果更好。有手脚并用配合、自由组合练习,体现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一种很愉快的心情下进行游戏,达到运动准备的目的,为后面的课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
3、游戏:跳橡皮筋(3分钟)
让学生分成四小组进行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辅助练习的目的。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阶段。(约27分钟)
(1)学生自主选择高度,自由跨越橡皮筋,这样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维,然后老师总结归纳,导入课题,实现运动参与领域目标。
(2)助跑3-5步起跳跨越低杆练习,这主要让学生体会助跑、踏跳、摆腿、摆臂动作的协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评价,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培养能力,这一环节完成了运动技能领域目标。
(3)自由组合,挑战新高度,这主要是让学生尝试做全程助跑的跨越式跳高练习,通过交互式讨论总结,挑战新高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达成心理健康领域目标。
(4)教师巡回指导,与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的参与各组的练习,给学生做出优美而准确的示范动作并进行交流,即加深师生的感情,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学总结,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小范围上点拨、纠正和指导。这样不但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
(三)游戏:(10分钟)
(1)跳四方橡皮筋游戏。(4分钟)
将全班分为人数相等的四个队,各队成纵队站在四个角的跳高架后,比赛开始,第一人开始沿着四边的橡皮筋从外向内跳,然后由内向外跳出,每个人跳过四边后,回本队拍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人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各组全部完成后,以速度最快的队为胜队。
(2)单(双)脚跳藤圈游戏。(4分钟)
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个队,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开始,第一人开始单(双)脚跳藤圈跳,然后跳回拍第二个人的手,接力进行。各组全部完成后,以速度最快的队为胜队。(可以采用不同的跳法进行)
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弹跳力,发展其腿部力量,通过教学比赛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能力得到提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比赛,表现现代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获得自尊、自信。
(四)身心恢复阶段。(2钟分)
(1)放松运动。(2)课后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3)宣布下课。(4)回收器材。
本阶段采用音乐伴奏结合舞蹈动作进行放松运动,动作简单优美,易学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乐曲和柔美的舞蹈动作中消除运动后的紧张疲劳,加快身心恢复,达到放松的目的。另外,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什么,悟出什么道理,最后教师进行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
(五)安排课后练习,布置下节。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跨越式跳高》是义务教育七—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五章(课文第63—64页)规定的教学内容。是一节八年级的新授课。
农村初中的跳高教学要充分发挥它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弹跳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发挥学生的潜能。本课,以皮筋代替横竿,消除学生对横竿的畏惧心理。充分利用腾圈,等器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巡回指导,进行纠错,增强学生的信心。结合后面的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失败者的运动,学生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抓住跳这点作为德育教育,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不怕失败,始终充满信心”。树立用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本课,让学生自主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多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学生在了解跳高的知识后,初步练习简单而易上手的跨越式跳高的技术。
2010年6月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