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清乾隆款珐琅彩瓷雉鸡纹玉壶春瓶

标签:
杂谈 |
http://s13/middle/682955cagb5a11e37e6fc&690
玉壶春瓶的造型创烧于北宋时期,由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是富有时代特征的陈设瓷之一,从元代盛行不衰直到今天。珐琅彩瓷器的纹饰分为若干等级,其中花鸟图案等级最高,而在花鸟图案中又以雉鸡和孔雀图案为极品。在制作工艺上,珐琅彩瓷窑先在景德镇的御窑厂烧制出几百件白瓷薄胎的瓶体,从中挑出几件造型完美、釉色洁白的素瓷胎送入宫中,经乾隆皇帝钦定宫廷画家蒋庭锡设计画稿并指定宫中画师用西洋的珐琅彩料施以图画,而后送入宫中造办处珐琅作的低温小窑进行二次烘烤而成。最后再将几件成品呈于皇帝亲自挑选。除少量由皇帝选中的无瑕珍品可以留在宫内供其把玩外,其余瑕疵品必须全部销毁,而这款精美的玉壶春瓶正是乾隆皇帝选中的天下无双的珍品。
此瓶原藏于清宫,后被北洋总统曹锟的军医处处长潘芝翘收藏。20世纪60年代初,被原曹锟副官耿朝珍以12000元的价格买入。而后,耿按当时文物收购政策向天津文物部门进行通报,于是这只藏于津门的稀世珍宝才得以呈现在天津文物界面前。当时的天津艺术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前身)请来北京故宫博物院最权威的瓷器专家孙瀛洲先生,由其亲自鉴定确认是清代宫廷里的珍品。经过协商,耿朝珍同意在加价百分之十的情况下将此瓶留在天津。最终在天津市政府的财政支持下,乾隆款珐琅彩瓷雉鸡纹玉壶春瓶以13200元收归国有。目前,此瓶在天津博物馆精品厅展出,成为了天津博物馆的一件享誉海内外的镇馆之宝。
到目前为止,同类纹饰题材、类似瓶式造型的珐琅彩瓷传世仅有4件。其中一件为清乾隆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其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1.15亿港元的价格拍出,创下了清代瓷瓶拍卖的最高纪录。另外3件珐琅瓷瓶所绘纹饰皆为雉鸡花卉题材,而以这件乾隆款珐琅彩瓷雉鸡纹玉壶春瓶最为精美,且是唯一一件由内地博物馆收藏的雉鸡纹珐琅彩瓷,另两件现分别藏于瑞士和英国的两个私人藏家手中。(文/史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