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墨地素三彩龙凤梅瓶鉴赏

(2011-04-13 10:28:35)
标签:

杂谈


                            康熙墨地素三彩龙凤梅瓶鉴赏

     据重庆梁燕博友文章介绍,康熙素三彩中以墨地最为名贵,为皇家御用品,雍正时停烧,存世稀少。请博友们品鉴!

  http://s15/middle/682955caxa0c3a00f0b4e&690

龙纹凶猛为典型的康熙特征

    本梅瓶高43厘米,小口、短颈、鼓腹、束腰、圈足,六层工,主题图案为两对龙凤吉祥迎火珠纹,上部有缠枝牡丹纹,火焰,壬字云纹;下面图案为一圈万字纹和一圈芭蕉纹组成,颜色由黄、绿、紫组成,表面底色为黑地,黑地下面是绿地;底双圈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官款。梁燕女士的博文已经介绍的很清楚,这里不再赘述。所不同的观点是,梁女士研究的大量资料认为墨地三彩因为不吉利,没有官窑。本人认为资料所记述的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以前的宫廷无论御用品用在什么地方如祭天、地、神,殡葬都应该使用官窑之器,和吉利不吉利没有什么关系,也许以前记载时尚未发现有素三彩的官窑器;也许是有些资料的牵强附会罢了。瓷器中以龙凤纹饰为主题的图案是典型的御用官窑之器,民间不敢随便生产,否则要承担杀头之罪。比较重要的是:此梅瓶龙凤纹图案画工很好,底部为橘皮釉,青花下沉,图案哈利光明显,青料显然为珠明料。素三彩为低温釉,彩料凸出,均有细细的开片,符合明清五彩器之特征。而且龙纹凶猛,凤纹祥和,活灵活现。底书张力得体,笔力大气,显然出自宫廷大师之手,本人认为应该是康熙朝官窑之经典之作!

    如果是清末仿品也应该为御窑厂仿制,本品为官窑器无疑。但是从该瓶龙纹、凤纹、橘皮釉、做工、字体、青料看,清末仿品{龙纹懦弱、凤纹呆板}没有这种制作水平。如果该梅瓶是康熙本朝官窑,那将以实物形态填补了陶瓷历史上认为康熙没有墨地素三彩官窑的空白。敬请各位讨论!



http://s9/middle/682955caxa0c3a1f73968&690

工序复杂,龙凤传情  栩栩如生
http://s12/middle/682955caxa1e10714e1cb&690

不同光线反映颜色不同,硬彩好像贝壳发亮
http://s9/middle/682955caxa0c3afcb5278&690

做工精细,画工精彩,主题龙纹凶猛
http://s10/middle/682955caxa1e1053bed39&690

 龙纹立体感极强,彩色冰裂开片自如

http://s16/middle/682955caxa1e10b6ebf1f&690

凤纹淑雅,活灵活现,在五光十色的灵光下舞动
http://s3/middle/682955caxa0c3ae017a22&690

在自然光线下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蛤蜊光和细细的冰裂纹
http://s7/middle/682955caxa1e1014cbde6&690

不同光线反映颜色不同,哈利光明显

http://s10/middle/682955caxa0c3aa21ab09&690

彩色均凸起且开片明显,符合明清瓷器五彩之特征

http://s14/middle/682955caxa0c3a7fc58dd&690

自然彩晕明显,器口有些磕碰痕迹

 http://s15/middle/682955caxa0c3bfaafa5e&690
http://s10/middle/682955caxa1e103445339&690

不同光线反映颜色不同,底部为典型的糯米胎,棕眼明显

http://s15/middle/682955caxa0c3c1a2960e&690
青花下沉,橘皮纹非常明显,胎釉结合处有小锯齿样符合康熙瓷器之特征

http://s8/middle/682955caxa0c39e083087&690

底部有一层黄色护胎釉,字体标准老辣、干净利落


http://s10/middle/682955caxa0c3a3d04739&690

幽暗光线下悠悠沉着的龙纹及凶猛有力的神态--康熙盛世

http://s9/middle/682955caxa0c3a5e64a58&690 斜光下青花下沉,橘皮纹明显,晚清瓷器没有橘皮纹
http://s4/middle/682955caxa1e1097749d3&690

不同光线反映颜色不同,哈利光明显

http://s11/middle/682955caxa0c3ac288b1a&690 康熙朝的壬字云纹悠悠沉着,凤爪灵动

附录光绪仿康熙墨地素三彩棒槌方瓶:没有其神韵和沉着

http://s1/middle/682955caxa1f42ef5d2c0&690

参考图片来自博友丹麦戴先生

    蛤蜊光是由于含铅的釉上彩瓷、包括低温铅釉瓷,受到时间和物理、化学的变化,产生的一种返铅现象,表现在瓷器表面上五彩斑斓。这种具有返铅现象的粉彩瓷器,需要经过多年以后才会形成。釉面自然会氧化出一种彩色光,当我们迎光侧视时,可见到五光十色的火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五彩斑斓也会慢慢地增多。由于这种五光十色类似蛤蜊壳里面那种闪烁的“光彩”,故人们把这种返铅称现象称它为“蛤蜊光”。 

    现在造赝者,用“电光水”、“佛氢酸”“真空镀膜”法制造“蛤蜊光”。景德镇的仿古瓷厂,改进工艺配方,使一出窑的粉彩瓷就有“蛤蜊光”现象。但无论造假者技艺多么高超,仍然会漏出马脚!收藏者只要认真辨别,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由于年久形成的蛤蜊光是自然灵动。而造赝者仿品上的泛铅现象是漂浮在表面,就象是汽油撒在了水面上的感觉,没有真的那么自然。      ----宏源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