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682955cax887deeeb2f9c&690
成化天字罐此罐器型周正造型优美,胎质细腻,透光微泛典型的肉红色,斗彩绘制海水云龙纹饰,底有青花之“天”字款。
高13.5厘米
口径8.7厘米
足径11.4厘米
此罐用黄彩来填绘龙纹,以绿彩来表现海水及云纹,青花下沉与五彩混然天成、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争先斗艳!要知道:黄的是矫黄,红的是鸡血红--宝石红,现在已经没有此料仿制了;绿色为翠绿,填彩除红色外有微微开片,符合明清五彩瓷器的基本特征:青料为色泽淡雅呈灰蓝的江西平等青;盖内及底部有一层蓝绿色的霞青釉;蛟龙飞腾,溅起绿色海水中片片白色的浪花。上下用红彩绘蕉叶纹来突出立体纹饰,盖顶亦绘以蛟龙,外底有一青花楷书“天”字,故此类罐又称“天字罐”,仅见于成化时期,清朝有仿。雍正时仿的较好:但由于没有麻仓土,迎光透影较差,釉质较白,仍然无法达到真品之水平{牙黄色和肉红色}!
老一辈古瓷鉴定专家都一致认为:成化瓷器的胎土使用的是景德镇麻仓山出产的麻仓土瓷土矿,这种麻仓瓷土矿至明万历后期就已绝,随之消失,后世所仿的成化瓷胎在强光透视下呈现出来的是淡淡的水綠色,以雍正朝大量仿成化瓷的胎为例,就是这种现象。
此罐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斗彩海龙纹盖罐基本相同,因为是全品显得更为尊贵*!
* 注:北京故宫此类藏品的顶盖为乾隆年间唐英奉旨督造的仿品,也仿得惟妙惟肖!
http://s11/middle/682955cax887dec88dc4a&690
http://s9/middle/682955cax887df13e5cb8&690
迎光透影: 肉红色的胎骨及清晰可见的“天”字款,这是清代无法仿制的!http://s5/middle/682955cax888ef7d1e314&690
http://s16/middle/682955cax888efb84006f&690
http://s1/middle/682955cax88a764058c00&690
http://s8/middle/682955cax88a769909737&690
http://s9/middle/682955cax88a76f1bb888&690
http://s13/middle/682955cax88a774a6d1cc&690
知识链接: 成化斗彩使用景德镇麻仓土在高温1300度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或涂染青花轮廓线的空间,然后再次入窑经800度低温烘烧而成。胎体形成特有的牙黄色和肉红色,这种制瓷原料到明弘治初年就已用绝,使成化斗彩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青花使用的是"平等青",其颜色淡雅.是其他时代青花所不能比拟的。《博物要览》云:“若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成窑用色浅深,颇有画意.”成化斗彩具有清雅富丽的色彩.形成了主次分明,交相辉映的和谐情调。
中国古代名窑层出不穷,明清两代官窑更倍受青睐。斗彩以其鲜艳亮丽的深稳老辣风格独步明清两代,迎光透影为独有的牙黄色或肉红色。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如脂似乳,莹润光洁,光洁晶亮,胎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釉色温润洁白,青花典雅,颜色浅淡;釉上五彩中的红色,色如鸡血,鲜艳夺目。黄色娇媚透明,杏黄闪红,变化丰富。“略闪微黄”是关健。
成化官窑绝大部分被两岸故宫收藏,大约250多件,它们是专为明成化皇帝烧制的一种精细瓷器,最出名的当属鸡缸杯和天字罐。
附录:安徽省博物馆成化天字罐标本:
http://s16/middle/682955cagcb842f135def&690
http://s9/middle/682955cag7ac06b4a8b0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