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德业
黄德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6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感悟

(2013-06-24 22:20:3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感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名言来源于严复先生的译著《天演论》。《天演论》译著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赫胥黎,是维护宣扬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铁杆人物”。他撰写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就是大力推崇达尔文名著《物种起源》的伟大著作。在严复先生译著的《天演论》中,表述了他自己的独到见解,才有“半著半译”之说。由此可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应该是严复先生总结出来的“生物进化论成语”,具有相当高的“中国元素”,拟或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也与《天演论》的名称相吻合。

    笔者感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具有两层含义:前半段是谈生物的进化,后半段是说生物的演化。演化与进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演化,其应用范畴比较宽泛,主要是指生物的习性、形态等表层的变化,不能产生质量上的飞跃。如冬眠物种和逃难到水源中的陆生动物,都是“适者生存”的演化范畴,具有生物自身“奋力抗争”的因素。进化,是指“某些物种灭绝之后再重新组合而产出新的物种”。是本质上的飞跃。如一些短毛发哺乳动物灭绝后进化为灵长类,一些灵长类物种灭绝后再进化成人类。缘于不属于“适者生存、奋发图强”的范畴,人类又不能知道(可能永远也不能知道)被灭绝而进化的是甚么物种,也不能洞悉(可能永远也不能洞悉)无限的微细粒子的复杂性组合机理和过程,就只能诠释为“天择”,即“自然选择”。从而突破了“造神论”思想的束缚。

每一次造山运动都是翻天覆地,气候都“突然寒冷一级”,都有大批物种灭亡,也有许多物种能“适者生存”而继续传宗接代。同时,在全球性崭新的自然条件下,又为无机粒子转化成生物创造出崭新的时空关系,就必然有新的物种广泛地产生,一些被灭亡的物种能接受信息素再进化出更高级生灵,生物宝塔才能进化至人类。囿于此,才能造就出当今生的物世界具有新老交错、层次重叠、彼此制约和恒温与冷血物种并存等复杂现象。应该肯定,灭亡的物种数量与纬度的高低正向相关,而新转化物种则恰恰相反,与纬度是负向关系。

当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往往被解读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固然有不明了生物进化根源等认识上的原因,更多的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和各种竞争的需要,从而违背了进化论“天择”、“天演”与“自然选择”的本意。

1.抹杀了进化论中“不可抗拒的自然元素”和“顺其自然”的重要内涵。

2.不符合生物世界的演变规律。当今的一切生物都是大灾大难中的“适者”、

“胜者”,没有“汰者”,只有诞生时代的等级之分,没有“优胜劣汰”之别。

     3.容易造成人们“思维定势”的混乱,成为反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依据,引发不择手段的竞争、暴力甚至侵略,在国际上和社会上酿成一些不安定因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世界进化规律的成语,其主要内涵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误传,是对生物进化论和“天演论”的曲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