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婚姻很难经营,两个 人的亲密关系越来越难维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现代人的价值观和过去人们 的价值观已经完全不同。以前的婚姻价值观是单一的,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婚姻价值观连带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过去的社会文化,出轨是绝对不允许的,不单会遭到相关的惩治,还会遭到道德无情的谴责。而在现代社会,婚外恋时有发生,甚至在很多的人的观念中, 已经被视作正常行为。这和过去人们的价值观是完全相悖的。这也就说明,现代人的婚姻价值观出现了质的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通常夫妻之间吵架,会说因为性格不合。性格到底是什么?性格就是我们传统观念中所言的个性,个性里面核心的就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我 们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态度。也就是我们性格不合其实就是在对待某一个事情上 彼此的态度无法取得一致。
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如果先生认为“应该教育孩子具有正义感和道德感”,而太太却认为“正义感和道德感教育不重要,只要他有好成绩,以后找 份好工作,能赚大钱就行”的时候,两者的价值观就没有得到统一,冲突是必然的。
除了这两种价值观冲突之外,还有家庭文化的冲突。什么是家庭文化冲突呢? 通常我们会看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有一种行为模式,比如甲家庭里是妻子主导的, 乙家庭是以丈夫为主导的。那么这两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性格方面肯定有所不 同。他们的性格中,各自会带着原先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子,而且这种模式将会被他运用到自己的新家庭中,因此,这种模式被不断地循环再用,‘这就是家庭文化。家庭文化也等于是血统,是可以在无形中被传承的。
又如有两个年轻人,恋爱的时候感情挺好的,但是结婚之后就开始不断吵架, 为什么?因为彼此之间的观念产生了冲突。在男孩的原生家庭里,家务活由妻子全部承担,但是在女孩的原先家庭中,家务活却是由丈夫全部承担的。他们把各自的 原先家庭的生活习惯带到新生的家庭中,就很容易起冲突。因为在各自的潜意识中,一早就默认了那样的模式,当这个模式要发生改变的时候,一定会有不适应的 过程。表面看是两个年轻人发生了冲突,其实是两个家庭文化产生了冲突,他们都在维护自己原先家庭的模式。
一个人对自我认同的态度,通常受到家庭文化的影响。由于每个人的家庭动力不同,或是家族动力不同,自我认同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夫妻双方对对方的 原先家庭不够了解,或者是无法接受,那么,也是产生冲突的根源。
有一对夫妇因为争吵产生了离婚的念头,但是又觉得舍不得,于是决定找婚姻家庭指导师咨询,看能否有挽回的余地。
争吵的起因很简单,先生执意要回老家建一栋房子。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城里安家多年,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回老家居住已经是不可能的。虽然父母还在老家居住,但是随着他们年事已高,妻子已经打算接他们过来一起生活。因此太太认为这样做很没有必要,建了房子到时候没人住,等于浪费钱。但是丈夫对建房子的事情十分坚持,太太对他的坚持无法理解„他们找到咨询师时,咨询师用文化治疗理念处理这个案例,追溯家庭文化根源直至祖父辈,才发现先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其他的家族成员都瞧不起他们一家人。因此,这个家庭是一个低自尊的家庭,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在一群家庭中的地 位是比较低下的,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多数是低自尊人格,通常拥 有自卑心理。但是这样的孩子往往反而有出人头地的欲望,通常在成年之后会很努力,并能成功。因为这种人的身上往往有一种原始动力,这个动力来源于他的家族。成功的实现,其实是为了整个家族做的,这可以用两个词语来说明,那就是衣锦还乡和光宗耀祖。
所以,建造房子其实是在建造自己的自尊,房子是否住人,那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房子不过是一个象征。最关键的是,他终于完成了家族的愿望,出人头地了, 家族的地位会因此而得到提升,他可以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了。房子的另一层作用,就是可以消除他内在的自卑感,重新建立更多的自信。
当太太完全了解了先生的家族情况之后,她不禁眼眶含泪,终于明白先生 因何而坚持了。过去由于不了解这些,所以无法理解丈夫的行为,因此才产生严重的分歧,最后差点导致离婚。想到这里,太太忍不住和自己的先生抱头痛哭。 在接下来的曰子,太太开始主动张罗建房子的事情,最终帮助先生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家庭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多么的重大,并且直接地影响着他日后组建的家庭。
两个青年人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新家庭,表面上看是两个人的事情,实际上并不 是那么简单。他们是带着自己的家族文化和对方一起生活。因此只有彼此了解之后 才能彼此理解,彼此理解之后才有可能彼此接纳。当彼此接纳之后,对方原生家庭 的家庭文化就不会成为新家庭的障碍。
如果你对你先生的家族史还不是很了解,那么你有这个义务去了解。因为不单 只是你,你以后的孩子也会生活在这个家族当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在你这一 代没有得到解决,彼此的文化没有整合,那么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孩子如果 成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文化里边,他们不会因为自己要偏袒哪一方而苦恼,也不会 在不得不做出选择之后自责内疚。无论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只要他们是一致的,哪 怕一致的惩罚方式,他们都能理解和接受。少了内心冲突,更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某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女孩11岁,男孩9岁。父亲是石油公司的高级技术 人员,经常出差去中东,母亲是家庭主妇,外公外婆和他们一起生活。每当父母有争执的时候,外公外婆就会参与,指责父亲。
孩子在家庭战事中通常充当夹心饼干的角色,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否真的像 妈妈和外婆他们说的那样不好,她内心觉得父亲母亲一样好,但是和母亲在一起的 时候,她不敢表达,怕母亲生气。同时,听到她说父亲不好的时候,她也默认了。 这让她对父亲产生了自责。
有一天父亲回到家之后,听见女儿在外面大叫了一声,急忙跑出去看,发现女儿在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水塘里,于是他下去把女儿救了上来。孩子在救上来之后 出现了一个症状,半边身体呈瘫痪状态。为此父母很着急,去各大医院检查,却没 有发现有任何疾病。有医生建议转诊心理科,于是他们带着孩子找了一个有名气的 心理医生。
医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模式之后,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点,请老人家退出这个家庭的董事会,这不是说让他们脱离这个家庭,而 是他们继续留在这个家庭中生活,他们可以爱这个家庭,帮助这个家庭,但是没有 这个家庭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这个建议取得了老人们的同意,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他 们对家庭事务,均不再做出任何评价。
第二点,心理医生告诉这对夫妻,你们的蜜月期虽然过去了,但是你可以创造 第二蜜月期、第三蜜月期。只有这样,夫妻的感情才能一直维持。随着家庭结构的 变化、孩子的成长,可以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开始一种新的恋爱模式,重新 思考自己的婚姻和两个人的感情,这就是第二蜜月期的重建。
第三,让夫妻双方分别单独照顾女儿一周,然后每个星期在交接的时候开家庭 会议,谈一谈在照顾女儿的过程当中你的感受。
第一次的家庭会议中,父母双方都提到相同的观点,就是照顾小孩子很辛苦, 很麻烦,很累。小女孩终于发现了父母统一观点的时候,发现他们可以说一样的话,有一样的态度。于是父母在对待家庭,对待孩子,对待对方上面的态度不断统 一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不再有内疚和冲突了。治疗到第十一个月的时候,这个孩子 又重新回复到正常。最后,父亲辞去了石油公司的工作,用一年的时间带着家人一 起去旅行,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建立了新的家庭模式,夫妻的关系回复到正常轨 道,孩子的心理健康明显好转。
这是一个典型的癔症案例,事实上是那个内心有自责和内疚的小孩通过自己的 身体来表达希望这个家庭和好的愿望。因为病了之后,父母会共同照顾自己,一起 爱自己,不再分裂和争吵。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07/2014050709490829829.jpg?wx_lazy=1
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0-34076058,13711195100,13622252866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211号9栋1805
心理咨询预约QQ:800001976
微信: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